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荟萃
崔华前: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路径
发布日期:2016-06-09 阅读: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路径

崔华前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泉与根基,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坚持古为今用、批判继承、推陈出新。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古为今用;批判继承;推陈出新

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体现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气质,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肥沃土壤和丰厚滋养。2014年2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要求我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充分发挥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涵养功能。同时,习近平总书记还指出:“对我国传统文化,对国外的东西,要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取精去糟、去伪存真,经过科学的扬弃后使之为我所用。”“要继承和弘扬我国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培育与形成的传统美德,坚持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坚持社会主义道德观,在取精去糟、去伪存真的基础上,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可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坚持古为今用、批判继承、推陈出新。

   一、坚持古为今用

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依赖性,同时社会意识又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决不仅是为了“解释世界”发思古之幽情,而是为了“改变世界”、实现“古为今用”。要从历史的角度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以客观审视,从现实的角度紧盯其现实价值,花大力气总结、提炼、发掘包含于其中具有当代价值的东西,找到其现实价值,有针对性地用它来涵养、滋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坚持批判继承

对于精华与糟粕并存的传统文化,应批判其糟粕,继承其精华;舍弃其消极成分,吸收其积极成分;否定其不良部分,肯定其优秀部分;既不能全盘肯定、过分赞美、颂古非今,又不能全盘否定、完全抛弃。一方面,对其丰富深刻思想中的宝贵遗产要注意继承和借鉴。对其谬误和偏见,在批判其思想内容时,也不要忽略借鉴它所提供的理论思维中的经验教训。坚决摒弃对待人类文明思想成果的历史虚无主义态度,对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我们都要积极继承和发扬。另一方面,要看到以往社会历史理论中由于受社会历史发展程度、阶级偏见和思维认识的限制,存在着根本缺陷。

即使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果,由于时过境迁、物是人非,也必须结合时代精神和现实需求,对其批判继承、加工改造,才能更好地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坚持推陈出新

只有坚持“推陈出新”,不断“吐故纳新”,才能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富有特色的民族形式不断向前发展,充分发挥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涵养功能。

一要找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结合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身就借鉴、吸收、融合了人类历史上各种价值观的合理、进步、积极的因素,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树必须深深地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

二是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现代转换。所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不是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旧瓶子”贴上“新标签”,而是站在时代高度,结合时代发展需求,深入挖掘和提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论精髓与超时空价值,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现代转换。

    三要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价值观话语体系,就必须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可用“仁者爱人”来诠释社会主义友爱精神,用“和而不同”、“礼之用,和为贵”来诠释社会主义和谐理念,用“讲信修睦”、“言而有信”来诠释社会主义诚信准则,用“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来诠释社会主义爱国情操,等等。这种诠释,既可以化腐朽为神奇、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又可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平易近人、栩栩如生、彰显其特色之维;既可以增强价值观宣传的主动性,又可以增强价值观宣传的实效性。


文章来源:《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5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