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舆情分析
林劲:决胜全面小康,关键看扶贫
信息来源:学院学办 发布日期:2017-11-05 阅读:

2015年召开十八届五中全会开始,我就一直关注中央有关扶贫方面的动态。动因也很简单,因为这还是我第一次见到正式文件上说要在五年内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全部脱贫,当然要提出这样的说法一定是有根据的,2016年12月2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国务院扶贫办发布了《中国扶贫开发报告2016》(扶贫蓝皮书),全面回顾和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扶贫的基本历程,从政策措施和成效两个方面分析和评价了不同时期扶贫开发取得的成就。经过改革开放37年来的努力,我国已使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成功脱贫。基于这样的成就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的扶贫事业会走上一个新的台阶,不过这既激动人心又令人有些困惑,数千年未解决之难题,中国真的能解决好吗?要知道消除贫困不仅是中国,更是全世界一直奋斗的目标。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其理论的真理性。

从五中全会到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再到最新的十九大报告有关扶贫工作的全面表述,至少从官方数据来看,扶贫成果是喜人的。按照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的国家扶贫标准,截止到2014年底,我国仍有7017万贫困人口,约占农村居民的7.2%。而在最新的十九大报告中,我们看到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六千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百分之十点二下降到百分之四以下。”数据的背后是中国人民为扶贫事业不断拼搏的身影,以我的亲身经历为例,由于父亲被派到外地主持对口贫困村的扶贫工作,我有机会了解基层扶贫工作的开展情况,确实是由传统的单纯输血式扶贫迅速转向造血式扶贫,因地制宜带领人民群众共同致富。如根据当地土壤状况引进中药材种植;修路;盖厂房招标项目等等,效果显著。当然也存在很多问题,比如“993861”现象(九九重阳节、三八妇女节、六一儿童节),村里基本没有青壮年,能人大多在外,政策虽好但并非所有人都理解;再比如基层党建问题,依旧存在“等靠要”思想,致使扶贫工作推进不很顺利。正如十九大报告中所说“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脱贫攻坚任务艰巨,”但,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啃下“扶贫”这块硬骨头,才正是决胜全面小康的关键,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⒅这是2012年11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的一段讲话。民生问题历来是党和国家最关心的问题,而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更是其中的重中之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一百年即将到来之际,扶贫工作能否取得突破性进展,更是检验是否真的完成任务的重要指标。“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深入开展脱贫攻坚,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脱贫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全体人民有更多的获得感,增进人民的福祉,这也正是全民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

对我国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判断与扶贫之间的联系。十九大报告指出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与以往一贯的提法相同的是,社会主要矛盾归根到底还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矛盾,不同的是,今非昔比社会生产已不再是过去意义上的“落后”,改革开放即将40年,社会生产力极大发展,我们面临的新时代的考验是不平衡且不充分的发展;而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相较,显然是更高层次的需要,我们之所以有底气做出主要矛盾已经转变的判断,恰巧也说明了我们的扶贫工作是卓有成效的,更说明了新时期扶贫工作的紧迫性。

用全面发展的视角看待“大扶贫”格局。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必须看到,扶贫工作绝不仅仅是某一个领域的工作,它与社会主义各项事业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也是为什么我将扶贫工作定位为决胜全面小康的关键所在。我曾经仔细梳理过从五中全会到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再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公报,不难发现其中的施政理念是一脉相承的,大逻辑是如何增进人民福祉,做好民生工程,扶贫是重中之重,医疗、住房、基建、教育等诸多领域的改革措施无一不与之息息相关。如果说五中全会提出了我们的大目标是要精准扶贫,解决好这7000多万人口的问题,那么扶贫会议就是在做顶层设计,告诉我们如何精准,落实到这每一个身上,最后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则是在此基础上深化具体措施,结合供给侧改革,提供有效供给,精准供给,助力脱贫。到了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大扶贫格局,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深入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确保到二〇二〇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经济之贫不足畏,应当引起重视的是引起经济之贫的一系列因素,扶贫不只是中央政府的事情,需要全社会的协同努力。

必须认识到,我们提出到2020年实现全部脱贫,并不意味着此后就不存在绝对贫困人口了,这仍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否则也不会有预防脱贫又返贫的相关配套措施,我们只是完成一个重大阶段的一个历史任务,应该保持清醒,我们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应当继续奋斗,避免犯急躁冒进的错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继续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