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舆情分析
周萃文:大数据为何“杀熟”不“杀生”?
发布日期:2018-04-13 阅读:

一、事件回顾

2月28日,《科技日报》报道了一位网友自述被大数据“杀熟”的经历。据了解,他经常通过某旅行服务网站订一个出差常住的酒店,长年价格在380元到400元左右。偶然一次,通过前台了解到,淡季的价格在300元上下。他用朋友的账号查询后发现,果然是300元;但用自己的账号去查,还是380元。

因为这种电商对老熟客反而更不友好的销售方式一时让群众难以消化,网上的议论、爆料不断。知乎上的一个“如何看待大数据杀熟”的话题自3月3号被添加后,截止到26号已经有了约400万的浏览量以及800多条回答。

二、舆论概况

总结来看,几百条回答中约有一百余名答主都自称遇到过同一产品不同价格的现象,其中涉及的平台范围较广,并不仅仅局限在订酒店,并且这种“杀熟”国外也有。

首先,多名网友分享说在购买电影票/卡、预定机票火车票、办理会员卡、打车、办理流量话费套餐等的情况下都遭遇过老用户被加价的情况。也有小部分网友提到在国外被“杀”的经验,匿名用户提到“英国都是这样杀熟的,所以比如宽带车险什么的,都是每年换一家更便宜”;用户勃加蕊说,“Lyft 每天晚上9点整准时把打车价格抬高20美金。

一时间,大数据杀熟成了人人愤慨的对象。为什么一向强调透明公开的互联网,反而使用了小商家的杀熟手段?是因为有了大数据,互联网公司才开始杀熟的吗?在今天网民的一片控诉之下,这些互联网公司未来会如何调整?

三、对于该事件的思考

首先我想谈及一个概念——价格歧视。同样的服务和产品,用不同的价格卖给不同的用户,在经济学上这叫做价格歧视。本质上,它迎合了商业公司的最终目标:利润的最大化。我们都知道,对于一般的商品而言,价格越高,愿意买单的消费者就越少。因此,企业要找到一个定价的平衡点,使得在这个价位上,企业的利润最大化。

但是,我得知价格歧视和大数据“杀熟”是有区别的。前者是“企业在面对市场情况采取的部分定价策略和市场策略”;后者是“信息优势公司利用野蛮的信息不对称造成的消费者被动损失”。这两种不同看法根本的差别就在于后者认为“大数据杀熟”是会“迭代”的,不是简单的商家给新用户一个价钱、老用户一个价钱,而是针对个人,随着他购买次数变多(互联网获得的数据越多),商品服务会变得越来越贵。

“大数据杀熟”,到底是不是价格歧视、是否违背了相关法律,或者说,需不需要进一步完善法律对这一现象加以明确限制,这些也值得讨论。但不管最终如何定性,技术如何进步,一个诚信、透明、公平的市场交易环境抑或对应的市场伦理——无论是线下还是线上,都应该是一个成熟的商业社会所应该追求和呵护的。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避免这种所谓的“大数据杀熟”呢?

、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价格敏感度较低、渠道单一是被“杀”的两个主要原因。所以知乎网友分享了例如“货比三家/比价app”“少用手机号注册各种平台”等等的小tips。

、在政策上,也需要加强对数据的保护,关于这点,知乎网友称可以向欧盟学习。该网友对这部分并没有详细说明,但是根据我的搜索结果来看,欧盟确实有值得借鉴之处。2016年4月27日,欧洲议会通过了《一般数据保护条例》(简称“GDPR”)法律条例,并将在2018年5月25日生效。简单的说,GDPR就是一个保护网络数据安全的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