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事观察
曹雪:鸿茅药酒:是否就此偃旗息鼓?
发布日期:2018-05-11 阅读:

近期,鸿茅药酒因为一场“诡异”的跨省抓捕身处舆论漩涡。2017年12月19日,广州麻醉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执业医生、39岁的谭秦东,在某APP上发布一篇题为《中国神酒“鸿茅药酒”,来自天堂的毒药》的帖子,揭露鸿茅药酒夸大宣传,以药当酒,坑害老年人健康。在内蒙古的鸿茅药酒公司委托人维权,找到APP公司,调取谭秦东信息,并向内蒙古自治区凉城县警方报案。称公司因该贴损失140万元。2018年1月10日,在广州的谭秦东以损害商品声誉罪被该内蒙古凉城警方实施跨省抓捕。2018年4月17日,最高检、公安部介入,认为“案件事实不清、证据不足,退回补充侦查”,并变更对谭医生的羁押措施。该跨省抓捕事件成为了导火索,将公众的视野再次聚焦在鸿茅药酒之上,鸿茅药酒的安全性问题与广告效应等引发争议。

4月26日鸿茅药酒官方微博布了企业自查整改报告,面向社会公众致歉。文中表示,目前已停播全部广告,并表示认识到鸿茅药酒在近五年的广告投放中存在广告投放量大、下游经销商和零售药店广告违规等问题。对于社会关注的安全性、豹骨来源及生产质量等问题,文中称”按照药品说明书的用法用量使用鸿茅药酒是安全的",并表示"豹骨"的购买及使用符合法律法规。生产过程中,物料平衡符合要求。且“在2007年启动了鸿茅药酒中去豹骨研究工作并完成了药效学对比研究实验”。

鸿茅药酒到底是什么呢?作为一种非处方中成药,鸿茅药酒既不是一无是处的“毒药”,也不是包治百病的保健品。虽然其说明书上明确标注了主治功能、禁忌事项等,但一般消费者对此并不熟悉,如果通过广告宣传不断弱化药品属性、强化保健功能,就会模糊药品与保健品的边界,对消费者产生误导。况且鸿茅药酒的消费群体主要是老年人,老年人对保健品存在盲目相信的心理状况,分辨能力较弱,极易受到诱导,甚至出现不科学服用的状况,这对消费者的健康造成隐患。据悉,国家药监局正在组织对鸿茅药酒由非处方药转化为处方药进行论证。无论论证结果如何,鸿茅药酒不是酒、而是“药”的概念必将强化。

保健品市场潜力巨大,数据显示,2005-2015十年间,中国保健品市场规模每年增速13%,位居世界第一,2015年市场规模达到1200亿元,预计2020年将达到1800亿元,养生与保健,已经成为刚需。正因如此,保健品厂商看到了巨大的商机,他们靠广告占领市场,营销炒作成为主要任务。鸿茅药酒在广告投放排行榜上名列前茅,甚至被称为医药广告界的“天王”,“鸿茅药酒,每天两口”成为一句耳熟能详的广告语。江苏、辽宁、山西、湖北等25个省市级食药监部门都曾通报其广告违法,据不完全统计,违法次数达2600多次,被暂停销售数十次。鸿茅药酒请用黄健翔、张铁林等多位耳熟能详的明星为其代言,向中老年群体开展明星攻势。此外,在广告宣传中打亲情牌,以“关爱老人”的名义诱导子女为父母购买产品。鸿茅药酒造谣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喝过鸿茅药酒并借此做广告,经媒体核实全都子虚乌有。既然是药品,就有严格的剂量要求,也有特定的适用人群。广告法明确规定,药品广告不得有表示功效、安全性的断言或者保证。药监局此次也强调要严格按照说明书(功能主治)中规定的文字表述审批药品广告,不得超出说明书(功能主治)的文字内容,不得误导消费者。用保健品的广告模式来宣传药品,既违背了法律规定,更是对公众健康的严重不负责任。

此外,鸿茅药酒是否有权利实施跨省抓捕呢?谭秦东发布帖子意在揭发鸿茅药酒的虚假成分,题目直呼鸿茅药酒为“毒药”确实欠妥,但鸿茅药酒直接以公权的方式打压舆论也实属执法随意。对于企业构成名誉侵权,企业本该依法走司法程序,不可以任何名义动用公权。公安民警是政府执法部门,代表着公共资源,行使的是公共权力,服务保护的是平民百姓,打击的是黑恶犯罪,为了保护一个企业,就跨省抓捕发帖的医生,是对职业权利的亵渎,也是对公民权利的蔑视。

对于鸿茅药酒发布的道歉声明,部分群众表示“不买账”。在这份声明中,鸿茅药酒并没有正面回应跨省抓捕的问题,跨省抓捕的合法性仍待商榷。另外,也没有回应为何鸿茅药酒的“洗脑式”广告可以经久不衰。若坐实了鸿茅药酒的造假行为,鸿茅药酒是否会彻底退出人们的视野?经历这次事件后,鸿茅药酒的广告以全部撤架,但是鸿茅药酒没有停止生产销售,商场内仍继续推出鸿茅药酒的促销活动。在华尔街见闻的采访当中,知情人士透露道:“下架禁销就完了,好多要破产,如果禁止销渠道退货是天文数字,渠道退货,要把以前赚的都吐出来,天文数字,商业渠道至少1千万瓶货,商业进价253,就是25个亿啊。一千万渠道货是保守数字,税和广告费都花了,退货就破产了,一旦下架各地只能跑路了。不可能退的起。”这段话表明若鸿茅药酒下架停售,鸿茅镇当地的经济效益会受到极大的影响,鸿茅药酒将无法继续协助解决当地的就业问题,甚至会造成500万人的失业,大大影响鸿茅镇居民的生活水平。所以如何整治鸿茅药酒,不是简单的关停就可以解决的,而会造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局面,这样的后果是需要谨慎考量的。

广告平台与当事企业,都要担负起相应的责任。无论是网站、客户端,还是电视台、报纸,抑或是可以植入广告的电影、电视剧,都不应该为了广告费而违背法律规定、进行虚假宣传。应该看到,舆论监督并不是要彻底否定鸿茅药酒的药品价值,而是要让鸿茅药酒回归药品定位,不再用虚假的保健品广告赚取利益。对此,相关政府部门和企业应该摒弃面对舆论监督的对立态度,善于从舆论监督中吸取教训,承担起企业的社会责任。事实上,更多药企都应该引以为戒,药品广告不能逾越法律的红线。正如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最新所回应的,要严格药品广告审批,加大监督检查,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