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政评论
陆丽青:孩童街头便溺何以引发口水仗
发布日期:2014-05-26 阅读:
 

孩童街头便溺何以引发口水仗

     陆丽青

一、地小孩香港街小便引冲

415日,东莞时报官微称,孩子香港街头小便,大陆夫妻与港人发生激烈冲突。

21日,闾丘露薇新浪微博转载一条新闻——《孩子在香港街头小便,大陆夫妻与港人发生激烈冲突》并配发微博称:这条视频只是事件后半部分。孩子当街便溺,有路人拍照,遭孩子父亲抢走相机和记忆卡,孩子母亲打了路人一耳光。片中白衣青年看不过眼报警,并且阻止夫妻离开,双方争执,青年遭人用婴儿车推撞。警察到场调查后,父亲无条件释放,母亲涉嫌袭击被捕,准保释,五月中需到警局报到。 

凤凰视频随后在其官方微博中公布了另一段视频。在这段视频中,现场情景得到还原:女童在香港闹市中当街便溺,夫妇二人用尿不湿接尿后放入纸袋,没有弄湿路面;内地夫妇不满自称香港报馆记者的拍摄,孩子父亲抢夺记者拍摄器材,拉扯中器材里的存储卡被抽出落地,被孩子母亲拿走;孩子父母想要带孩子离开,遭到阻拦,双方发生争吵,孩子大哭,记者抓住婴儿车不放,孩子母亲打落他的手。争执期间,孩子母亲还委屈地说道,你家没孩子吗?并向路人解释,洗手间排队,孩子着急我怎么办?孩子父亲也说,去过洗手间了,(正在)排队,难道让孩子憋着吗?

23日,香港警方进一步澄清该事件:事件中的2岁幼童是男孩;不存在付姓女子打路人耳光的情节。

该事件在网络上引发的关注前所未有,根据笔者统计,截止至42523时,仅凤凰网的相关微博讨论就多达180余万条。

二、媒体、网民对事件的反应

内地游客在港已多次遭遇此类事件,每次事件都能引发热烈的口水仗,但这一次网民和媒体在发泄愤慨情绪之后,更多的是理性地讨论现象背后深层次原因,以及如何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事件发生后,情绪激昂的网民开始选边站并相互谩骂和指责。大部分网民认为涉事港人缺乏同理心、素养低。也有部分网民谴责内地夫妇以及其他大陆游客在港的行为举止不文明。与以往事件中的内地游客存在明显“不文明”行为不一样,该次事件中年轻父母的特殊处境获得了很多网友的同情和理解。凤凰网“热点调查”对该事件的民意进行了调查,有297065人参与了调查,91.42%表示对幼童街头便溺行为表示理解,因为小孩控制力弱,且可能因种种原因如厕不便。95.55%的人表示,如果自己遇到小孩当街便溺,如果入厕不便属实,可以理解。

愤慨情绪发泄之后,公众意识到小孩街头便溺自然不雅,可是放在任何一个公认文明的国家里,似乎也可归入“人之常情”。可为什么这样一件小小纠纷,却会变成本是同胞的两地民众激昂地选边站队表态的一次舆论风潮呢?理性的网民和媒体开始讨论其背后深层次的原因。新华社22日晚间发表题为《内地与香港且处且珍惜》的评论文章,文章称,“一件生活小事之所以备受关注,是因为它与之前发生的数起类似事件,都折射出内地与香港‘文明的冲突’。” 舆情似乎迅速地接受了这一决断。那冲突是怎么产生的呢?众说纷纭,代表性的观点如下:香港爱屯门登基金中学署任校长说,冲突背后折射的深层次矛盾,是开放“个人行”导致内地游客大增后,香港相关设施配套的滞后。媒体人傅林称,从社会阶层来分析,香港的一些底层民众受到了大量涌入内地人士的冲击,使他们在求职和社会福利上受到影响。因此,冲突实际上是香港市民长期不满的一种爆发。刘著民认为,香港和内地缺乏了解,两地民众心理筑有一堵“墙”,相互看不起。杜平称,少数香港人在兴风作浪,鼓动更多的香港人和他们一样,歧视、排斥和敌视内地人。更多人指则强调媒体在该事件中发挥了负面的影响,有着推波助澜的嫌疑。在这次事件中,闾丘露薇遭到了网民的围攻,因为她转发了一条并不完全揭示真相,并据此可能发生误导的评论。她转发的视频引来了累计达21万余条的评论,其中14000余条评论要求其道歉。24日,闾丘露薇道歉,表示“接受批评”,网民才渐渐平息。

如何减少类似冲突呢?网友们似乎有着比较一致的认识和自觉,如维扬卧龙说:“当然,大陆人也该省身克己……如果我们大陆建设得比香港好,各种不文明行为几近绝迹,多数人想向大陆移民时,香港人还会视大陆人为蝗虫么,两者之间的认知分歧还能那么大么?”更有一些网民和媒体为大陆人文明出行,避免类似不愉快事件再次发生支招。例如吴筱羽撰文“香港如厕指南”,中国新闻网24日也刊文“华裔儿童‘尿遍全球’,美国华人妈妈支招救急”,两篇文章都提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建议。

三、孩童街头便溺引发口水仗的心理根源

不可否认,该类事件的高频率发生,不可能没有社会经济、文化、甚至政治因素涉入其中,少数别有用心的人兴风作浪,制造事端也毋庸置疑。但问题是为什么部分香港居民能被这些人利用?这是值得分析的。

1.孩童街头便溺引发口水仗的心理根源

笔者认为,从社会心理学视角分析,其根源在于偏见。偏见是人们基于不充分了解的基础上产生的难以改变的厌恶之情,这种厌恶感可以直接针对整个群体,也可以针对属于该群体的某个个体。社会心理研究表明,如果一个群体对另一个群体存在偏见,会不喜欢另一个群体的成员,并会以歧视性的方式加以对待,同时坚信被歧视的群体成员不仅无知而且具有危险性。因为偏见包含某种傲慢的情感成分,在这种情感的作用下,会采取行为把对方推向不利的处境之中。偏见是一种负面态度,歧视是一种负面行为。歧视行为的根源往往在于偏见态度。那么,一些港人的偏见是如何产生的呢?

首先,“内群体偏见”。人是群居性动物,当我们以群体的方式来描述我是谁,意味着同时在描述我不是谁。包括“我们”(内群体)的圈子,自然就排除了“他们”(外群体)。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群体的划分导致“群体内偏见”,即认为自己群体比别的群体优越。而那些被看作外群体的成员,常常会成为泄愤和不公平对待的对象。虽然香港回归快20年了,但两地还有许多老百姓心理没有把对方当作自己人。这种内群体偏见在香港和内地居民的每次冲突中都能明显地感受到。

其次,刻板印象的影响。刻板印象是指对一群被赋予同样特征的人的分类。香港回归大陆的时候,大陆的经济还比较落后,大陆居民的素质确实偏低,文明程度较低。当时的这种印象就停留在香港人的印象中,形成刻板印象。这和前段时间“茶叶蛋”事件是一样的。自由行向大陆居民开放后,部分内地人士的不文明举止进一步加固了这种刻板印象。心理学认为,当人们被置于那种与消极刻板印象有关的情景中,刻板印象就无意识地起作用了。因此,只要内地居民的举止稍有不恰当,在刻板印象的作用下,香港居民就很少会去考虑当时是特殊情境,而自动化地给予消极的评价。

再次,挫折感激发了偏见。痛苦和挫折常常引起敌意。当遭遇挫折时,我们往往会转移敌对方向,寻找“替罪羊”。在现代社会中,资源的竞争是挫折的主要来源。香港的资源很有限,自由行开放之后,每年去香港旅游的内地居民达到2000万,这一方面促进了香港的经济,但另一方面也让香港人感到了压力;特别是处于社会底层的香港人挫折感更为强烈。

复次,过度反应强化了偏见。每当此类事件发生,网民的习惯性反应便是选边站队开始指责和谩骂,这种反应会强化偏见。在这些“口水战”中,香港居民被标注上“刻薄”、“挑刺”、“忘本”和“过度矫情”等标签。在“自我认知偏差”心理机制的作用下,香港居民会寻找一切可能的的机会,来表明自己并非“刻薄”和“挑刺”,责任确实在于内地居民的“不文明”。态度和行为是能够互相促进的,如果两地的居民一直处于情绪对立的状态,偏见会越来越深,内地居民赴港旅游,被挑错的可能性越来越多,陷入一种恶性循环之中。

2.努力消除少数香港居民对内地居民的偏见

心理学认为,偏见很容易形成,却很难消除。我认为,要消除少数香港居民对内地居民的偏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淡化此类事件的影响可能有助于消除偏见。正如中国国家副主席李源潮24日在北京会见香港高层访京团全体成员时表示的那样,“现在两地往来中有些磕磕碰碰,这是快速发展中的常见现象”。将这类争执和纠纷视为“常见现象”,不选边站队,上纲上线,互相责骂,将有助于消除这种“内群体偏见”。

其次,内地居民从这些纠纷中学习提高自身的素养,不仅有助于避免自己在境外陷入此类尴尬处境之中,而且有助于消除香港居民对我们的刻板印象。

最后,如果香港居民能觉察到自己对内地居民的偏见,在偶遇内地居民举止不文明时克制无意识的自动化反应,这将是消除偏见的最佳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