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改革
《恰同学少年》观后感
发布日期:2015-11-27 阅读:

《恰同学少年》观后感

软件13A班 席晶

指导老师:詹真荣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题记


 梁启超先生在《饮冰室合集》中写道“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强则中国强„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少年是一个国家潜在的不竭动力和资源,国之未来看少年!还记得橘子洲头那句撼天动地的呐喊吗,“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我心里的答案非常明确。在这个世界上,命运是一门玄乎神玄的学问而不是纯粹上天的安排。要参透这门学问,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然富其头脑。


 少年毛泽东便是极好的例证,头在地、脚朝天、粗布衣、破草鞋、窗外白菜飞舞东乡闹事、我毛润之大汗淋漓只管把书念,这部剧中人物的出场没有比毛泽东的出场更具特色更令人印象深刻了。把一师作为时间划分点,报考一师前、在一师求学五年、毕业留校任教后辞职从事职业革命,毛泽东所做的每一个选择都可以说是约束于命运又冲破命运创造全新命运。毛泽东要考北大,然多次退学的前车之鉴令毛父大怒,从家中逃出的毛泽东无奈之下报考不收一分钱就能念书的一师。同样因为贫穷但又满腹才气的蔡和森、萧子升、何叔衡来到了这儿,因为贫穷而相遇,这是命运的安排。然而因为入学考毛、蔡的作文之争引来了板仓杨昌济先生对一师的兴趣,自此他带领毛泽东和蔡和森开启了新的认知求学之路,这又是冲破命运的开端。“那要三五十年才能见分晓呢”,“三五十年那就三五十年”。深夜毛蔡两人亭中夜谈打赌要成为万夫之雄,毛泽东不是预言家却准确预言了几十年之后的新中国时局并创造了属于自己也是中国的新命运。


《恰同学少年》这部描绘历史又不失诙谐幽默满富青春色彩又斗志昂扬的电视剧,在带领我重走毛泽东青春之路的同时,又让我收获了关于少年教育、健身、友谊等各方面的感悟。


 我很羡慕毛泽东,羡慕他对知识的渴望胜于物质,羡慕他能遇上与他针锋相对、相辅相成的萧子升、蔡和森,羡慕他能得到板仓先生如沐春风的教化。我们现时的教育与毛泽东那时相比实在是相距甚远,我甚至觉得我国的教育在某种程度上一直在走下坡路。因为不愿看到中国人再被世界称为“支那人”,义愤填膺的孔昭绶校长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说话,告诉学生们:“不能光有恨!我们要学会将仇恨埋在心底,把悲愤化为动力,我们要拿出十倍的精神,百倍的努力。卧薪尝胆,发奋图强,振兴中华,做得比任何人更好,更出色,这才是每一个中国人应尽的职责!”如此振奋来自内心的感化,鼓舞了毛泽东等人坚持不懈的创办读书会关心家事国事天下事,更创办工人夜学将教育真正全民化。反观现在的社会,每一个阶段受教育的目的似乎只是为了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而不至于被社会淘汰。老师经常说这道题目答案记住就好了,考试不会考过程;家长经常说你只管读好书,其他的事一概不用你管。学生们也真是听话,一天天只管坐在教室里刷完了一套又一套考题,在四面围墙里自给自足的生活着,不常把头伸出去看看,看看外面的世界。还记得上周的两堂通识课,两位老师都向我们抛出关于社会生活的问题,底下的答案异样的整齐,“不知道!”。再下一个问题,答案还是不能再清楚了,“不知道”。老师又好气又好笑地说“那你们究竟知道什么哟!”我心里苦笑了一下也许答案还是“不知道”。是的,现在的我们开始不再关心社会,因为我们要考试、要工作、要升职,来不及关心世界上那些乌七八糟的事,始终抱着“只要还没影响到我头上就不要来叨扰我”的心态一日日的重复着生活。于是我们终究成为了台湾女作家龙应台所说的不会“闹事”的一代,在大学四年之中,只有两件值得关心的事:一是把朋友交好,以后有结婚的对象;一是把功课读好,将来有满意的出路。对社会的关心,对是非的判断能力,择善固执的勇气,都不在大学的围墙之内。以我们现在年纪,学识远不及彼时的毛泽东,更别提胆量、睿智和勇气了。电视剧的最后两集,长沙城被三千配枪溃兵包围,整个城市危在旦夕,以毛泽东为领头的学生军赤手空拳仅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就拯救了全长沙城的百姓。最后谈判的一幕,我似乎已融入剧中和蔡和森他们同生死,共患难,此时不搏何时搏,屏住呼吸,溃军撤退,拍案叫好!


 一个满足现状的民族不可能进步,我们教育的目的不应该是为了社会的安定而去培养一批安于现状、不愿突破束缚、不会“闹事”的学生。我们要学会对现状提出不满,明白政府的职责在于服务公众,不会再为了公务员“铁饭碗”的念头去撞破脑袋挤进政府机关求得好“钱”途。对于如何对现状不满,首先我们必须先有所关心,用心观察,观察之后做判断,判断之后付诸行动。关心可以是感性的,只是对于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的一份爱,但是空有感情无济于事,它必须有冷静的理性的支持——判断与行动均需要坚强的理性。


 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这是毛泽东对自己的要求,也是对广大学生的期望。毛泽东借宿板仓先生家时,看到先生在冬日清晨用冷水沐浴以达强身健体、神清气爽之效。从这一天起,毛泽东开始坚持冷水浴、风浴、雨浴、日光浴,不仅强健了体魄,更深邃了精神。病弱的易永畦去世在毛泽东心上留下了一道伤痕,他后悔自己没有坚持让易永畦锻炼身体才使得他病逝,于是毛泽东建立了学生军,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军训,用军事化的管理强健了学生的体魄,维护了长沙城一方平安。读书会春游之时,学生们横渡湘江,毛泽东更抛下豪言壮语20年后再游湘江。1955年,毛泽东到广东、浙江等地考察到长沙后决定重渡湘江,那一年毛泽东62岁高龄。对于健身,我自愧不如,对于健身的唯一动力来源于学校每年的体侧压力。犹记得初中时军训,在太阳下练军姿我不知不觉便眼冒金星全身失去了意识,相信很多女同胞们甚至男孩子也有跟我一样的经历。高中时每天在教室刷题备战高考,更是少有时间放在锻炼身体上,当时甚至爆出新闻说某一学校全体高三学生在教室打吊瓶备战高考。每年的春秋季,只要有流感来袭,学校就会成为病毒聚集地,人多环境密封是其中一个原因,但我认为学生身体素质差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少年强则国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作为当代大学生,需要面对风云变幻的时局,需要迎风踏浪突破创新,没有强健的体魄所有的希冀都将成为浮云。孔昭绶在记载校志时这样评价“毛泽东浑身是胆”,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这便是解释这个评价的金句。


 毛泽东和蔡和森是板仓先生最满意的两个学生,他们俩之间的友谊也使我万分佩服。有人把他们的关系比作“火”与“水”的组合,蔡和森和毛泽东在性格上是截然不同的,但却拥有者共同的信念和理想。毛泽东是一团烈火,易冲动;蔡和森是一汪清泉,冲去朋友的怒气,给他送来理智。毛泽东爱争第一,想做万夫之雄,蔡和森却相反永远淡泊名利,在优秀学生评比时蔡和森主动退出用一种两全的方式避免了和毛泽东的竞争。俗话说水火不容,可是这对“水”和“火”的关系却无比融洽,他们共同好找了胸怀大志的进步青年加入到救国救民的行列中来,共同组建了新民学会,在后来的征途中,这支队伍起到了影响整个中国的作用,他们两人不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工作上都互相补给、互相鼓励、互相安慰,在精神上互赠信心。如果没有遇见蔡和森、萧子升、何叔衡等挚友,在毛泽东的人生道路上,他的一些决定恐怕也是孤掌难鸣。


 从少年走向成年,我们需要接受良好的教育智慧我们的头脑,进行适当的健身强壮我们的体魄,有个亲密合拍的朋友相辅相成。恰同学少年一剧为我们的人生道路点燃明灯,给予我们为梦想奋斗的信念,少年为中国而强,中国为少年雄于世界。何以富强,在我少年!





文章来源:《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读、写、议”优秀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