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改革
三国中的哲学思想
发布日期:2015-11-27 阅读:

三国中的哲学思想

营销1301班 李正

指导老师:郭飞



《三国演义》作为四大名著之一,小时候我也曾经读过,但是都是专注于人物的英雄气概以及人物之间的爱恨情仇,很少去在意书中深层次的思想。这次基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客观的评价事物,认识事物的本质,还事物以本来面目,对其进行了深层次的解读,摒弃了自己的情感倾向。


 人物是历史小说的灵魂,我将从各个人物的行为等进行分析,并进行阐述。

刘备


《三国演义》中的角色数不胜数,然而其中的主角无疑是刘备。书中“尊刘贬曹”的思想使得刘备受到许多人的喜爱,然而早期的刘备却是鲜有作为。刘备早期只是结交天下英豪,但并未尝试做出什么事业。身为中山靖王刘胜之后,刘备无疑是失败的。


 当黄巾贼叛乱时,刘备已经二十八岁了,仍然是白衣。当对着讨伐黄巾贼榜文时,刘备对张飞说道“有志欲破贼安民,恨力不能,故长叹耳”,而张飞却表示大丈夫应当为国家出力,愿意和刘备一起干大事。从这以后,刘关张三人大破黄巾贼,战吕布,虽然并没有加官进爵,然而确实是干出了一番大事。


 从这之中可以看出,刘备早期虽有大志,却没有付诸于行动,后经过他人帮助以及自身努力终成大业,由此可以看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人们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直接把指导实践的认识同实践产生的客观结果相比较,使真理获得现实的证据。事实胜于雄辩,实践最具权威。只有经过努力,才能确定是否能“成大事”。

董卓


 汉桓帝时期,其亲近宦官而不重用贤臣,使得以张让为首的“十常侍”横行朝野,肆意出售官职,并授予亲近之人高官。久而久之,百姓怨声载道,叛乱四起。


 而在汉桓帝死后,董卓趁虚而入,废除当时的少帝,立献帝,“挟天子以令诸侯”。虽然董卓解决了宦官当道的问题,但在权位和利益的影响下,其逐渐变得暴虐横行,最终引来了诸侯的不满并联合起来讨伐董卓,使得其迁都至长安。之后董卓变本加厉,引起了文武百官和百姓的愤恨,最终死于王允所设的连环计。


 新事物替代旧事物是优胜劣汰的必然结果,王朝交替是历史的必然性。汉王朝统治了几百年,逐渐开始腐朽,最终董卓当权,而董卓却也死于日益高涨的民愤中。暴行引起民愤的积累,民愤引起当权者的交替。由此可以看出,在其中是量变到质变的规律在起作用。事物的发展就是量变和质变的相互交替,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

袁术


 袁术虽然身为诸侯之一,描述的篇幅却较少。但依旧可以从一些行为中了解到本质。


 在各路诸侯讨伐董卓时,孙坚主动请缨作为先锋,攻击汜水关。袁术为掌管粮草的重要人物,但是却听信谗言:“孙坚乃江东猛虎;若打破洛阳,杀了董卓,正是除狼而得虎也。今不与粮,彼军必散。”袁术不给孙坚发粮草,导致孙坚军缺粮,最终战败。


 各路诸侯既已结为同盟,本应该齐心协力,但袁术听信谗言认为孙坚的威胁比董卓要大,便不发粮草给孙坚。此举虽说可能能为自身除去一个劲敌,但此时是联合对抗董卓的关键时刻,袁术这样做只会破坏同盟,给敌人可乘之机,既失信义又失战机。这件事可以看出袁术在矛盾问题的处理上分不清主次,讨伐董卓是主要矛盾,劲敌孙坚是次要矛盾,而袁术在主要矛盾未解决时,退而求其次对付次要矛盾,无疑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导致孙坚战败,引起了孙坚的不满。

曹操


 曹操身为三国中最为强大的一方,有勇有谋,手下能人众多,但其也做出过错误的决定。


 曹操在山东威名远扬后,便派人去接自己的父亲曹嵩。曹嵩接到了曹操的书信,便与向兖州而来。经过徐州,太守陶谦想要结识曹操,便出境迎接并款待曹嵩。曹嵩要离开时,陶谦派遣张闿护送,然而张闿见财起意,杀了曹嵩等人逃跑。


 曹操听闻这个消息后,并没有进行调查,而是将所有的过错安在了陶谦身上,也不听取他人的劝说。集结军队后,曹操派兵攻打陶谦,并在路途中杀戮百姓。


 由此看出,曹操被仇恨蒙蔽了双眼,没有客观的评价事物,只看到了表面现象而不是事物的本质,采取了错误的行为,也导致了之后的失败。

总结


 以上这些人物的行为都或多或少存在着一定的共通之处,思考所得都充满着哲学的智慧。


 整个三国历史都处在相互的联系与发展中,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才使事物一环扣一环,紧密相连,跌宕起伏,创造了这么多有血有肉的人物。





文章来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优秀课程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