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改革
《毛泽东自传》读后感
发布日期:2016-03-10 阅读:

《毛泽东自传》读后感

创新1403班 董笑笑

指导老师:詹真荣


d43d7e14de37141a06d01a.jpg

毛泽东是陪伴了中国几代人的人民领袖,他带领中国人民打败日本法西斯并建立起新中国,这就足以证明他的自身的能力是万里挑一的。我们都很想了解有关毛主席的事情,但是由于人们的口口相传,再加上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这其中难免不会出现一些加油添醋的说法,更有甚者使得毛主席带上了传奇色彩,想要了解一下毛主席的亲身经历,还是要读一读他的自传才好。而《毛泽东自传》正是这样一本书,它尽职的扮演了转述者的角色,将毛泽东的部分事迹客观地记录了下来,读了这本书,了解了毛泽东是如何从一个农民的儿子转变为一代人民领袖的,我更是从心中升起了对毛主席的敬佩之情。

毛泽东的反抗,抗争精神从他的小时候就能体现出来。他把父亲成为“执政党”,自己、母亲和弟弟甚至顾工组成“反对党”。父亲很苛刻,而且让自己的孩子从很小的时候便在田里放工,毛泽东通过十三岁时的一次逃校事件作为对父亲的第一次抗争并因此换来父亲的一点体谅、温和,他从中得到了甜头,便在以后的时刻里常与父亲进行辩论甚至争执,而十三岁时父亲当众骂他懒惰又引发了一次巨大的争执,事情的解决则让他明白了“当我一公开反抗来保卫我的权利时,我的父亲就客气一点:当我怯懦屈服时,他打骂得更厉害。”除此之外,读书也给了他的抗争思想注入了动力。父亲责骂他时,他便引经据典,站在父亲的自己的立场上与父亲辩论;他喜欢读中国古时的传奇小说,尤其是关于造反的故事即便这些都是教师口中的不正经的书,他依然废寝忘食的读书。这些都使得毛泽东身体中的抗争因子在不断的壮大,使得他能够在中国深受列强侵略、压迫时,能挺身而出,不仅自己与敌人进行抗争,还带领中国工人阶级和农民与日本侵略者进行各种形式、艰苦卓绝的斗争并最终取得战争的胜利。

毛泽东很新欢读书,喜欢读各种各样的书,小的时候喜欢读老师口中的不正经的古时传奇小说,本来在母亲的引导下毛泽东是信佛的,也相信鬼神,后来书读的多了,他便对鬼神产生了怀疑,最后,越来越不信佛了。第一本对毛泽东有重大影响的书是《醒世良言》,这本书引动了毛泽东继续求学的欲望,使他厌烦了田里的工作,甚至与父亲起了争执并离家出走,到外面去闯世界。刚离家的时候他又攻读了几本经书以及当代论著,这更是开阔了他的眼界,后来的学习也让他产生了某种程度的政治意识并且对正在遭受列强瓜分的中国感到痛心,为祖国的未来感到痛心,从此他不再觉得自己只是一名农民的儿子,他开始为了救国而奔波,因为他明白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每个人都有救国的责任。后来他在学校里又读了康有为改革运动的书以及梁启超编的《新民丛报》,从此变法、改革的思想便在毛泽东的脑袋里根深蒂固了,毛泽东也把这两人当做自己的模范。后来毛泽东有接触了孙中山的思想以及社会主义,虽然后来由于时局动荡毛泽东参军了,这也挡不住他的读书之路,他会把每月发的大部分军饷用来购买书籍及报纸,后来时局稍微好转,出于对读书的渴望,毛泽东又开始找寻学校上学,在此期间他找过多个学校,但都因为与他心里的学校有出入而放弃,比如说省立第一中学,毛泽东觉得它的课程太少而规则繁琐,最终他决定单独求学会比较好。于是他便离开了学校,每天在湖南省立图书馆中读书,图书馆一开门他便进去读书,中午买两个米饼吃便继续读书直到闭馆,在此期间毛泽东读了大量的书籍,包括亚当斯密士的《原富》以及达尔文的《物种起源》等外国名著。此后,他也读了《民报》,《新青年》等刊登有新思想的报刊,读了《新青年》这本杂志后 ,他便十分崇拜陈独秀和护士所作的文章,并且陈独秀和胡适也代替康有为和梁启超成为了他的模范。此时,他的脑袋里是自由主义、民主改良主义及空想社会主义的结合物,并且坚决的反对军阀和帝国主义。后来毛泽东从师范学校毕业后,又到了北平,他找了一份工作,是北大图书馆佐理员,这样他又可以继续读书了,毛泽东回忆“我的职位如此之低,以致人们都不屑和我来往”,“但是,我并不因此而丧气。”可见读书在他心里的分量。由于书读得多,时事新闻接触的也多,毛泽东青年时期的思想一直走在国人前流,和友人一起成立了新民学会,文化书社等,一起研究新文化和政治动向,由于文笔较好,他还成为《湘江评论》的编者,而这份报纸则对华南的学生运动有很大的影响。后来毛泽东逐渐又开始接触苏联的一些事情,并拜读了《共产党宣言》、《阶级斗争》和《社会主义史》,此后,毛泽东便确立了自己对于马克思主义的信仰,“1920年夏,我在理论上和某种程度的行动上,变成马克思主义者,并自此以后,我自认为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

毛泽东于青年时期读了大量的书,这对于他早期的精神观,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有极大的影响,虽然期间他曾有过多种信仰,甚至曾是一个有神论者,但正是由于读书使他认识到神是不存在的,知道面对外强的侵略要奋起抵抗而不是一味的妥协,使他从混沌中找到了可以用来挽救中国于水火之中的正确方向及领导方法,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由此可见读书的重要性,特别是读一些名著的重要性,读名著,我们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可以说是让我们走上了一条通往世界的便捷之路,在学生时期,不论是高中生,大学生甚至是研究生,都是我们读书的好时机,一方面有利于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利于我们的健康成长,另一方面,读一些跟专业有关的书可以帮我们开拓自己的视野,不会只局限在课本上,也有利于我们形成自己的思考方式,构建自己的精神世界,或许我们有时会因为看的东西太多而有些混乱,但是当混乱过后我们便会理清自己的思路,豁然开朗,感到和以前不一样的境界。当然我们也不能一味的信奉书本,不能一味的信奉大家的观点,对于自己不理解的或者是有疑问的地方,我们可以适当提出自己的疑问,当自己有了一定的基础,处于一定的水平之时, 我们可以提出自己的全新的见解。比如说,毛泽东在学习了马勒思列宁主义以及中心城市暴动,武装夺取政权之后,又结合了中国的国情,觉得中心城市暴动的方式不适合中国革命,于是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有中国特色的道路,正是毛泽东的这一创新,使得中国找到了打败日本法西斯的正确方法。

毛泽东是个勇于坚持自己的观点,坚忍不拔,不肯放弃的人。共产党一开始建立起来的时候,毛泽东由于坚持自己的见解,与许多人存在分歧,一直不受人待见。毛泽东曾根据自己自己的研究及在组织湖南农民运动时工作中所得经验编过两本小册子,一本叫《中国社会各基层(级)的分析》,主张在共产党领导下实施激进的土地政策和积极地组织农民,但是这个意见遭到了陈独秀的反对,并拒绝以共产党的名义出版。这导致毛泽东开始不满意陈独秀的右倾主义政策,两人也渐渐远离。后来毛泽东在参加武汉的各省农民代表会议是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即实行广泛的土地分配,大会决议将其提交的把持之下,他不顾一切的反对毛泽东的意见,并且直接跳过了毛泽东的意见,没有在会上将其讨论。毛泽东提出了“秋收暴动”这一观念,但是没有被党中央批准,同时由于部队遭受了严重的损失,中央委员会也坚决的排斥毛泽东了,将他从政治局和前敌委员会中革出,湖南的省委会也攻击他,称他们为“劫掠运动”,可即便如此,毛泽东依然坚信自己的观点,带着军队留在井冈山上,贯彻自己的路线,毛泽东凭借自己的经验以及不屈不挠的毅力把井冈山上的军队发展壮大起来了,建立了根据地。但与此同时,井冈山备受党中央“盲动主义者”谴责,毛泽东也因为不实施一个更为激烈的政策而备受攻击。综合上面列出的各种情景,毛泽东遇到的各种艰难险阻算是够多了,但是他依然坚持自己提出的策略,并对此坚信不疑,最终终于赢得了大家的支持,他的策略得到了大家的支持,毛泽东也重新得到了重用。我们也要在有一定根据的程度上坚持自己的观点,做法,做到有毅力,有恒心,不能遇到一点挫折就放弃自己原来的想法,但同时也不要过度的相信自己或者过于自负,认为自己必然正确,如果别人说的有道理,有足够的证据将自己推翻,还是要改变自己的观点的。

      毛泽东作为我们的一代领袖,平级饿过人的智慧及胆识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人们争先恐后的想要知道他的事迹。《毛泽东自传》是毛泽东口述并亲自修改的生平事迹的忠实记录,是中国革命史的极其珍贵的重要文献,值得我们自己研究并从中受益。

 

文章来源:《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读、写、议”优秀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