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郭晓敏:被污染的学校应如何完成自救?
发布日期:2016-05-20 阅读:

被污染的学校应如何完成自救?

郭晓敏


一、事件始末

4月17日,央视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栏目播出“不该建的学校”报道称,据常州外国语学校自搬新址后,有493人出现皮炎、湿疹、支气管炎、血液指标异常、白细胞减少等异常症状,个别的还被查出了淋巴癌、白血病等恶性疾病。经检测,该校区地下水、空气均检出污染物。短时间内迅速攀升至各门户网站和社交媒体的头条或热搜榜,成为新一轮的舆论热议话题。

据了解事件起因由于2015年12月常州外国语学校搬入新校址后,就有家长反映学生出现不良反应;并向学校递交联名信,希望能在春秋学期暂停土壤修复,或将学生搬迁至其他学校,但校方称相关检测为合格,暂未搬迁。4月17日央视报道后,常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作出回应称,已经连夜成立调查组,将对环境污染“零容忍”的态度,迅速展开相关工作,及时发布相关情况。18日下午,常州外国语学校发布了一封公开信,称充分理解家长及师生的关切,但也想表达一下自己的立场,并指央视的报道存在“硬伤”,包括引用的数据、观点、甚至镜头语言,都具有强烈的导向性。19日,常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官方微博的“微常州”通报称,指标异常的学生为133人,与央视新闻报道的“近500名学生身体异常”相距甚远,再将学校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二、舆论观点

人民微评:可怜孩子沦为小白鼠,一不能忍,化工厂职工将危险废物偷埋地下,遗患无穷;二不能忍,学校建在原化工厂旁,且环评报告存在严重瑕疵,学校未批先建;最不能忍孩子沦为小白鼠,遭受污染物荼毒。从危化品监管,到学校选址、环保监测,每个环节都有问题,谁该为师生健康负责?

中国青年报:常外校长曹慧在回复家长的质疑时说:“媒体并非真理,我们无愧于心。”上级部门在进行调查,家长在等待一个可以相信的结果,于这样的关口,该校抛出一份指向媒体报道“硬伤”的公开信,多少让人诧异。作为当事方,主动发声回应关切,确有必要。但纵观这则公开信,更像是一封自辩书。指责媒体的报道动机,不仅有转移视线之嫌,还构成了一种阴谋论。面对如此恶劣之事,媒体曝光后,当事方的处理应是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态,加大追查力度,尽快给公众一个负责任的交待,而不是与媒体监督较劲。如此一副急于洗白的姿态,难道学校的名誉比学生的健康更重要?在这点上,校长真的“无愧于心”吗?

网友马军点评:常州外国语学校的污染事件与半个多世纪前的美国拉夫运河事件惊人相似。历史是面镜子,不重蹈覆辙,是智力聪明、科学认知和责任心的多重结果。在今天科学水平早已强于历史的情况下,常州版的拉夫运河案依然发生,只能证明相关方面责任心的缺失。

南方都市报:中学毒地风波,跛足环评难解忧虑。从新校区建设、环评跛足,到污染事件发生、引发公众忧虑,再到现在学校复课、但争议未消,可以看见涉事地方政府和学校为化解信任危机所做的众多工作,包括延聘多家权威检测机构介入、监测过程全程录像、每日公布校园空气监测数据等。但因为先前跛足环评所导致的信任崩塌,到现在依然没有得到真正修复。一所“不该建的学校”,正如央视报道所言,选址、建校、环保监测等“多链条全线失守让人担忧,更是让这所学校师生的健康长期笼罩在巨大的危险之中”。

三、常州外国语学校如何在这场舆论危机中完成自救

一个学校的选址,理应慎之又慎。学校在选址时就应广泛开展调查研究,选出最适合孩子学习生活的优良环境。常州外国语学校选在了重化工污染地块的旁边,并在环评时未批先建,显然没有把孩子的安全放在第一位置考虑。学校自搬入新校区以后,新闻多有报道,毒土地事件延续半年多之久,从侧面也反映出学校发现问题后并没有足够重视。常外作为一所重点中学,一直是学生向往的学校,但是在此次事件中常外的作为让学校一再陷入危机,学校应深思而后行。

端正态度,视学生安全第一。“安全工作责任重于泰山,一个没有安全保障的学校,绝对是不合格的学校;一个不具备安全意识的教师,绝对是不称职的教师”,保障孩子生命安全是教育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因此,每一所学校都应将学生的生命安全放置首位,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办学宗旨,真正从意识上、制度上、行动上全面发力。常州外国语学校把学校选在存在环境安全隐患的地方,暂不考虑其中的利益关系,在央视报道以后,学校还在含糊其辞,发布一封公开信,字字都在有洗白的嫌疑,而不是主动承担责任,还孩子一份安全。常外家长为孩子健康与学校交涉长达一百多天,学校也为做出积极处理,家长指出不再信任学校,另外家长认为学校的公告根本就是枉顾事实,也不是以孩子为出发点。学校关心学校声誉毋庸置疑,但切不可本末倒置,把孩子的安全健康放置一边,这样只会伤害了学生,寒了家长的心,失去了信任。

学校的管理决策应落实到位。学校在日常的工作上要防微杜渐,把每一项工作落实到实处。在学校日常管理上,发现安全隐患时要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寻求解决之道。常外在这次毒地事件中要重新树立令人信任的形象,还需要积极作为。学校要主动出击,与家长积极沟通,与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团结协作,还学生一个健康安全的学校。强化日常环境监察工作,加大环境治理力度,与环保、卫生、教育、工商、城管等多部门协作治理,对学校周边环境污染情况,污染源积极处理。

吸取教训,防患于未然。学校在维护孩子安全健康时,必须有一个强硬的态度,而不是任人宰割。另外学校要加强宣传,提高师生的环境健康常识。积极开展环境健康知识教育,增强学生的自我防护意识。学校是育人的场所,学校更要以行动教育孩子们做一个有担当的人。

文章来源:浙江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