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舆情分析
董金茹:《网络安全法》终通过,网络安全有法可依
发布日期:2016-12-12 阅读:

《网络安全法》终通过,网络安全有法可依

董金茹


    2016年11月7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以154票赞成、1票弃权,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该法自2017年6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网络领域的基础性法律,明确加强对个人信息保护,打击网络诈骗,对于建设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一、事件概述

2015年6月,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初次审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草案)》网络安全法草案于2015年7月6日至2015年8月5日在中国人大网上全文公布,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2016年6月27日在北京举行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上,常委会组成人员听取了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张海阳作的关于网络安全法草案修改情况的汇报。草案二审稿进一步强化国家的责任和公民、组织的义务,加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协同推进网络安全与发展,切实维护国家网络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网络安全法草案三次审议稿2016年10月31日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在关于草案审议结果的报告中表示,三审稿在二审稿基础上作了部分修改,包括拟进一步界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范围;对攻击、破坏我国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境外组织和个人规定相应的惩治措施等。

2016年11月7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二、全文解读

1、《网络安全法》的三项基本原则

第一,网络空间主权原则。《网络安全法》第1条“立法目的”开宗明义,明确规定要维护我国网络空间主权。网络空间主权是一国国家主权在网络空间中的自然延伸和表现。第2条明确规定《网络安全法》适用于我国境内网络以及网络安全的监督管理。这是我国网络空间主权对内最高管辖权的具体体现。

第二,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发展并重原则。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必须统一谋划、统一部署、统一推进、统一实施。《网络安全法》第3条明确规定,国家坚持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并重,遵循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方针;既要推进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鼓励网络技术创新和应用,又要建立健全网络安全保障体系,提高网络安全保护能力,做到“双轮驱动、两翼齐飞”。

第三,共同治理原则。《网络安全法》要求采取措施鼓励全社会共同参与,政府部门、网络建设者、网络运营者、网络服务提供者、网络行业相关组织、高等院校、职业学校、社会公众等都应根据各自的角色参与网络安全治理工作。

2、《网络安全法》提出制定网络安全战略,明确网络空间治理目标,提高了我国网络安全政策的透明度。

  《网络安全法》第4条明确提出了我国网络安全战略的主要内容,即:明确保障网络安全的基本要求和主要目标,提出重点领域的网络安全政策、工作任务和措施。第7条明确规定,我国致力于“推动构建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建立多边、民主、透明的网络治理体系。”这是我国第一次通过国家法律的形式向世界宣示网络空间治理目标,明确表达了我国的网络空间治理诉求。上述规定提高了我国网络治理公共政策的透明度,与我国的网络大国地位相称,有利于提升我国对网络空间的国际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促成网络空间国际规则的出台。

三、舆情分析

    从公民角度来看,数据保护与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洪延青认为《网络安全法》加强了对个人信息的保护,让人民安全地享用互联网带来的红利,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的具体体现。《网络安全法》的出台落实能够遏制个人信息滥用乱象,提升个人信息保护水平,最大程度地保障用户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从国家角度来看,中国信息安全研究院副院长左晓栋指出《网络安全法》贯彻开放理念,顺应经济全球化,不仅没有把封闭和排斥国外作为选项,反而将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作为考虑元素,确立国家网络安全审查制度,正是为了在开放环境中安全地使用国内外先进技术,构筑维护国家安全的基础屏障,更好地与其他国家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从法制角度来看,北京青年报唐伟认为《网络安全法》通过的最大意义,就在于解决了网络安全无法可依,或者说法律不健全的基础缺陷,以法制化的建设为法治化的实现创造了条件。网络安全立法真正实现了“网络不是法外之地”的治理要求,也为网络安全的实现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间。

四、事件意义

乌镇互联网大会向世界发出“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呼声、加快网络安全立法,推进从网络大国迈向网络强国的步伐蹄疾而步稳。《网络安全法》作为我国第一部全面规范网络空间安全管理方面问题的基础性法律,是我国网络空间法治建设的重要里程碑,是依法治网、化解网络风险的法律重器,是让互联网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的重要保障。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网络终端延伸到千家万户,网络的应用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维护网络安全是全社会共同责任,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广大网民共同参与,坚持依法治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让互联网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共筑网络安全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