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舆情分析
张艳:对独居老人误开空调中暑身亡事件的思考
信息来源:学院学办 发布日期:2017-09-20 阅读:

一、事件概况

今年夏天全国大部分地区酷暑当头,最难熬的无疑是生命力已经减退的老年人。7月23日下午3点多,江苏省镇江市急救中心接到市民电话,一位75岁独居老太在家已经不省人事。救护人员赶到现场,发现老人坐在家中椅子上,但已停止呼吸。令人遗憾的是,老人家里的空调虽然开着,吹出的却不是冷风而是热风,因此推断老人是死于中暑。

二、舆论概况

我们常说“养儿防老”,但随着人口结构老龄化趋势和家庭结构模式缩小化的趋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已经无暇估计自己的老人了,“空巢老人”的比例也在不断增大,空巢老人悲剧事件也是频频发生。镇江市一位独居老人因误将开空调冷风开成热风而不幸中暑身亡的事件一经报道,就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热议,网友们更是再次将空巢老人这一老大难问题推向高潮。

部分网友认为发生类似的悲剧事件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子女的不孝顺。有网友说道:“如果自己工作忙,没有时间照顾老人,可以选择将老人送进养老院,而不是将老人独自扔在家里,最无助的时候就是:你爸躺在地上,而你在通讯录里”。对此观点,很多网友表示支持,也有网友说道:“无论贫富,空巢老人的养老送终问题应该得到全社会的关注。转变观念,逐步由家庭养老转向社会机构养老。”

除此之外也有网友表示:将心比心,我们很容易感受到空巢老人的无助与无力,也体会到“可怜天下父母心”——怕给孩子们添麻烦的心情,子女的问题是一方面,但是政府也有一部分责任。有网友说道:“想起十几年前,在老家发起设立慈善基金被政府一口否决;想起前几年,偶尔听说农村的空巢老人饿死。如果恐惧结社,限制NGO,再强大的政府,再精准的扶贫,恐怕都南惠及死角”。

三、事件分析

虽然现在对绝大多数家庭来说空调已经不是奢侈品,“热死人”的悲剧已经不大会发生,但是独居老人却时常有类似的事情发生,这背后的原因值得我们深思,主要归纳为以下三点。

一是子女赡养缺信,“常回家看看”成空传。虽然早在2013年开始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为老年节,同时新增了“常回家看看”等对老年人的利好内容。但是子女不常回家看看的情况依旧难以改变,对于独居老人来说,一旦患病或发生意外,很难被人在第一时间发现,所以很多独居老人的悲剧,都是事发后一段时间,甚至几天后才被发现。比如2016年7月黄山市屯溪区黎阳镇万贯家园小区发生的悲剧:一位独居的8旬老人被发现在家中死亡多日,蛆虫爬上遗体,腐烂无人知。再比如说今年4月份,南京一位82岁的独居老人由于饿了两天而爬上阳台呼救,市民误以为要跳楼报警……如果子女能够时常探视,这样的悲剧也能及时避免。

二是政府物质关爱多于细节照料,致使治标不治本。近几年政府对于独居老人这一问题也是越来越重视,每到逢年过节,政府相关职能部门都会为老年人送来面粉、大米和食用油等生活用品以添补老人的生活。然而在这些物质发放过后,政府对于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却很少有更为细致的关心与照顾,并未从根本上切实解决独居老人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满足他们精神需求。物质上的关爱虽然也能使老人感到政府给予他们的关怀与温暖,但是对于缓解老人因独居产生的安全问题却是“远水解不了近渴”,如7月25日扬州市一位七旬老人因为舍不得开空调而不幸中暑离世,所以在给老人物质保障的同时,细节照料更显重要,针对这一点可以多组织义工或者志愿者参与关爱老人慈善机构组织的活动,平时多与老人交谈、走动,使政府可以较多的掌握老人们的生活境况和身体健康程度。

三是电器操作过于复杂,老人使用难上加难。随着智能时代的到来,我们的生活到处被智能覆盖,大到智能装修、液晶电视、小到微波炉、电磁炉、洗衣机各式各样的智能设备。但是家电“智能化”也伴随着一系列的问题,如操作复杂、功能繁多等,对于老年人来说,使用困难。比如郑州市民刘阿姨说:“现在的微波炉能煮饭、煎鸡蛋、蒸鱼,还能烤玉米、炖汤、解冻,几乎全能。但按键多达几十个,年轻人都得研究半天,老年人更难‘消化’啊。” 无独有偶,陈大爷也有类似的经历,他说儿子给自己买的智能电视,说了有一大堆功能,但自己用时怎么弄也弄不好, 最后只能拔掉电源,重新打开……这提醒着每个做儿女的年轻人,要尽快教会老人使用手机,以及安全使用煤气、家电的常识,同时这也说明面对老年人这一庞大群体,家电商需要推出更多操作简便、说明书通俗易懂等适合老年人用的家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