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沉默的螺旋理论概述
沉默的螺旋的提出
“沉默的螺旋”这一概念最早是由德国政治学家、传播学者伊丽莎白—诺埃勒—诺依曼1974年在《传播学刊》发表提出的。1980年诺依曼以德文出版的《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一书,对这个理论进行了全面的概括。
沉默的螺旋的背景
诺依曼对沉默的螺旋的思考主要来源于一场大选带来的困惑。1965年德国举行大选,开始选民对参选两党的投票倾向数目一直没有发生什么变化,可是在最后阶段却发生了选民的“雪崩”现象——基督教民主党以领先9%的压倒性优势获胜。诺依曼研究发现:尽管双方的支持率开始一直未变,但对获胜者的“估计”却发生了明显的倾斜。她认为正是这种“对周围意见环境的认知“所带来的压力导致许多人最终改变了投票对象。此后又对“意见气候”和“多数意见”对个人的压力进行了多次实证研究。最终形成了“沉默的螺旋”理论。
沉默的螺旋的基本观点
该理论认为,人们在表达自己想法和观点的时候,如果看到自己赞同的观点受到广泛欢迎,就会积极参与进来,这类观点就会越发大胆地发表和扩散;而发觉某一观点无人或很少有人理会,即使自己赞同它,也会保持沉默。于是,意见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如此循环往复,便形成一方的声音越来越强大,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发展过程。
沉默的螺旋的成因---个人对孤独的恐惧
沉默的螺旋理论最根本的假设是: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人的社会本性促使人们害怕被孤立。支持理论的成因便是个人对孤独的恐惧。这个恐惧使人们不断地审视已被广泛接受的观点和行为模式,预计发生变化的潜在性和可能方向。社会的凝聚力以惩戒脱离共同价值观的个人为基础,惩戒的方式便是使他们感到孤独,共同确信的力量--大众观念--来源于人类的社会本性——即他们害怕孤独。
沉默的螺旋的理论影响
“沉默的螺旋”理论,试图揭示出大众传播媒介在形成或引导舆论方面所起的作用,以及舆论的形成机制。但是,当网络作为一种新兴媒介进入人们的生活时,人们却发现,网络传播的兴起,给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介带来了冲击,也给传统大众传播理论提出了新的课题。
网络传播环境首先给舆论的形成带来的困难。根据诺依曼的“沉默的螺旋”的假设,舆论的形成与大众传播媒介营造的意见气候有直接关系。因为大众传播有三个特点:多数传播媒介报道内容的类似性——由此产生共鸣效果;同类信息传播的连续性和重复性——由此产生累积效果;信息到达范围的广泛性——由此产生遍在效果。这三个特点使大众传媒为公众营造出一个意见气候,而人们由于惧怕社会孤立,会对优势气候采取趋同行动,其结果造成“一方越来越大声疾呼,而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式过程”。
尽管这一假说过分夸大了人的心理中从众行为和趋同心理的作用,但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众传播媒介对舆论形成所起的重要作用。但是,在网络传播环境中,与过去相比,大众传播媒体传播的整个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网络传播的出现,使得其它传播方式有可能借助网络这个平台,对更大范围的受众产生更深刻地作用,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介对舆论的影响力也由此受到一定削弱。
二、沉默的螺旋理论的合理性及应用分析
沉默的螺旋”对少数人为什么宁愿压制自己的真实情感也不愿意公开表达他们的观点做出了解释,“沉默的螺旋”理论是一个连接传媒影响和公众意见的较好的模型。公众观点形成的过程也是将社会凝聚为整体的过程,沉默的螺旋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社会稳定性和一致性,解决了威胁社会和谐的冲突,在这些冲突没有其他办法解决的情况下。下面将以以沉默的螺旋理论分析薛之谦事件和猥亵女童事件。
沉默的螺旋理论对薛之谦事件的分析
从9月8日开始的“薛之谦事件”,已然发酵成了一个“社会事件”。事件源于薛之谦前女友的李雨桐微博发文,直指薛之谦与前妻高磊鑫的复合“蓄谋已久”,并贴出了与薛之谦私下进行股权变更的合约,还放出录音指薛之谦欠钱又身负感情债并为保人设要求堕胎;薛之谦两次发声分别称“爱过,未欠钱”和爆料女生出轨、借堕胎一事企图讹钱。并称不会再回应此事。
除了死忠粉,大部分网友认为薛之谦回应并不全面,有避重就轻的嫌疑,甚至有网友分析聊天记录截图存在P图“造假”现象。薛之谦的朋友除了朱桢外无人发声。双方不停的隔空对峙期间,吃瓜群众被吊足了胃口,李雨桐一条条逐步坐实的博文,薛之谦此前设立的一个个人设,在悉数崩塌。
此次薛之谦事件矛盾大、戏剧性强,信息众多,自然吸引了无数吃瓜看客。事件中原本一方较弱、并不势均力敌,李雨桐由微博粉丝只有一万多人的小模特因薛之谦事件上升到一百多万,究竟是捆绑炒作蹭热度还是为澄清一个所谓的公平,相信在大众心中本有一个评判;反观薛之谦作为相对强势的一方并未进行妥善处理反而避重就轻,试图进行辩解,如此循环往复,崩塌的人设背后究竟是“弄巧成拙”还是“舆论压迫”?
我们处在社交媒体高速发展的时代,微博早已成为八卦集散的“聚居地”。而依托社交媒体的群体传播中,每当有足够吸人眼球的事件出现,群体中的占据主流的情绪和观点便能以异常的速度蔓延开来,薛之谦凭借自身的明星效应和与人设崩塌的热点讯息,迅速果断的抓住广大网民的眼球,率先获得网友的极大支持,随着网络舆论倾向的摇摆不定,中途亦出现了“站队”现象,事态发展愈加两极化,群体极化现象如约而至,“群体极化”的衍生与反哺热度飙升。
人们在表达自己想法和观点的时候往往受到“被孤立恐惧”心理的影响。网友们看到自己赞同的观点受到广泛的欢迎就会更加积极地参与进来,就会越发大胆地发表和扩散这类观点,如同刚开始的李雨桐鲜有人知,薛之谦更是凭借3768万的微博粉丝和认真刻苦做音乐的深情形象博得近乎所有网友的全力支持,李雨桐一度被认为是博眼球,即使有少数人心中认为李雨桐虽然是小众人物但仍可能在用事实说话时,却发现自己的观点无人或很少有人理会甚至会有群起而攻之的遭遇,深深地担心被舆论孤立而不敢发声,这时,即使自己赞同它,也会保持沉默。意见一方沉默会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如此循环往复,便形成一方的声音越来越强大、另一方的声音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发展过程。在李雨桐提供的证据没有一一列举之前,网络所呈现出的表象是群众一边倒的支持薛之谦;而李雨桐一条条逐步坐实的博文,在中国传统“仁义礼智信”的教育影响下,受到传统媒体舆论的强烈“引导”,对道德的尊崇和对人性的批判远大于对曾经“偶像”的疯狂迷恋,越来越多的网友由于受到他人行为和观念的影响发生改变,顺势倒戈在批判薛之谦的大军中。而薛之谦的朋友无人发声不也体现了这点吗?
其中网友倒戈也体现出了“从众”和“去个体化”。众多网友以免破坏群体的一致性,从而引发更多人的反对与谩骂。在网络这样巨大的群体中,人们往往不希望与主流大众持相反的态度,群体成员的社会地位会影响从众的发生,亦或使之逐渐发生改变,群体压力主要发生在人们需要公开表态或没有做出承诺的时候,薛之谦的死忠粉确实立下要“保护薛之谦一辈子”的flag,但随着谩骂声不容反抗的压制下,声音也在逐渐减小或者未来趋于灭迹。这个理论的假设是,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人的社会本性促使人们害怕被孤立。
沉默的螺旋理论对猥亵女童案的分析
8月12日,作家陈岚发布微博称,在南京南站候车室,一个男子将手伸到小女孩裙子里摸索,当众猥亵,旁边疑似父母没有制止。经调查,涉嫌猥亵女孩的男子段某某已被找到,其同行的两名成年人为段某某父母,女童为段某某父母的养女,不足10岁。
八月中旬,媒体接二连三地报道女童遭猥亵的新闻。
这些人有一个同样的特征:都是熟人作案,有些甚至是有亲缘关系;当事人未感任何不适,仿佛麻木一般,监护人也表现得冷漠;无论在车站,在医院大厅,路人无一制止或采取任何措施。
接连的猥亵女童案顿时让舆论重新审视和思考这个问题。这些同样特征的背后才是最值得讨论和反思的所在。为什么男子可以在众目睽睽下将手伸进女孩的裙子?为什么小女孩的反应如此的“淡定”?为什么无论车站还是医院大厅在男子作出猥亵举动后,却没有一个人制止?旁观者不敢站出来还是不想站出来,为什么女性不敢反抗?是隐忍不发还是事不关己,是真的缺失道德还是惧怕打击报复?为什么旁观者都沉默了。
现实社会,普世认为,社会道德道德成本在不断的增加,“路见不平”、“扶与不扶”、“救与不救”成为当今社会很难抉择的良心问题,出于人道主义应伸出援助之手,出于利己主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更有甚者,会权衡帮助别人与否是否能带来等同的回报,以此作为依据。于是,网上是道德和正义的化身,在现实中仍然只能是“沉默的大多数”。
南京男子猥亵女童案爆料者作家陈岚,在几十小时内收到了微博上近千条的死亡威胁、诅咒及谩骂。 “他们还定点去包围我的粉丝,进行包围式攻击,似乎还配合着带节奏。”陈岚意识到事件的危险性在提高。这样的例子在我们身边,人们不禁反问,“如何不沉默”?
相信很多人都是担心自己的观点无人或很少有人理会甚至会遭受到反对与打击,深深地担心被舆论孤立而不敢发声,所以总会保持沉默。意见一方沉默会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这也是为什么犯罪分子能越来越猖狂的原因。小女孩周围的候车人,地铁车厢中的乘客,都出自这样的心理。偏向于从众和主流的趋势,不愿意被异化,而真正忽视了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如此循环往复,就导致正义一方渐渐失语,越来越多的人成为受害者。
三、沉默的螺旋的理论的局限性
众所周知,“沉默的螺旋”理论研究是在传统大众媒介环境下进行,它强调的是传统的大众传媒对舆论形成所产生的重要影响。但是它具有局限性,一方面,沉默的螺旋在强调大众传播媒介对意见环境拥有巨大改造能力之时,却忽略了社会控制对媒介的作用;薛之谦事件仅仅是生活中众多男女的一部分,但因为公众人物、明星光环所以放大了这种社会效应,大众传媒名义上是体现了群众的呼声和意见,其实也在暗中操纵着舆论,引导着群众,并放大了这种舆论效果,社会应对媒介有一定的调节掌控的能力,充分发挥好自己的作用,控制好媒体市场、也给予公众人物的应有的权益和尊重;另一方面,“沉默的螺旋”理论强调传统大众媒介的强效果,但却忽略了受众在舆论形成过程中的能动作用。生活中我们讲究思辨,人民群众要善于从正反两面思考问题并反馈于社会,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而不是被舆论走向牵着鼻子走。群众要发声,但要发正确的声音,避免迷信和盲从。
诚然,互联网的出现和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给大众传播带来的改变是巨大的。随着信息权力逐步开放,媒介话语权也趋于平等,“沉默的螺旋”在新媒体环境下不断发生新变化。新媒体技术给人们带来了大声说话的机会,但是人们在大声说话的同时却依然抱着寻求社会支持和认可的心理,那么在新媒体环境下,个人利用多种途径发表观点、伸张话语权时,是否其实依然在不自觉地选择“随大流”?
新媒体环境看似喧噪,一场大戏洋洋洒洒的盘踞微博热搜几天,最终却也没有任何结论的散去,我们从中得到的启示和追求的真相又在哪里?薛之谦会被雪藏吗?高磊鑫究竟是不是蓄谋已久?请问又有什么关系呢,我们只不过是看客罢了。
四、应该如何看待和借鉴“沉默的螺旋”理论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以微博、微信、贴吧等为代表的新媒体改变着传统媒体传播信息的方式,信息的海量性、传播的迅捷性、媒介的多样性、受众的互动性都无不在消解传统媒体的历史边界。“沉默的螺旋”理论作为以报纸、广播为代表的传统媒体时代的经典理论,在新媒体背景下,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冲击和挑战。网络社群的存在依然表明人们对孤立的恐惧并没有消失,人们还是离不开基于人际关系的网络社群,为了规避被孤立的恐惧。中国网民结构呈现出“三多”——学生多、年轻人多、底层人群多,导致网络空间充斥着解构、恶搞、怨恨等因素。由此带来包含道德成分的情绪化宣泄和“群体极化”事件使得意见气候更容易感知并扩散。再加上网络媒体的出现凸显了网络“意见领袖”的作用,强大的粉丝会形成对某些不同意见的强制压制使之走向沉默。
沉默的螺旋的理论,具有适应性和变异性,在不断的变化和发展。但是真理是具体的,只能适用于特定的时间、地点和条件。我们可以运用这一理论去掌握舆论的主导权,但必须随着时间、地点和条件的改变灵活地加以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