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舆情分析
王潇洒:一部电影引发的爱国争论
信息来源:学院学办 发布日期:2017-10-05 阅读:

一、事情概况

2017年7月27日,吴京自导自演的电影《战狼2》内地上映。电影讲述了一个关于撤侨的故事。吴京饰演的前特种兵冷锋被卷入一场非洲国家的叛乱,因为国家之间政治立场的关系,中国军队无法在非洲实行武装行动撤离华侨。而作为退伍老兵的冷锋无法忘记曾经为军人的使命,本来可以安全撤离的他毅然决然地回到了沦陷区,孤身一人带领身陷屠杀中的同胞和难民,展开生死逃亡。电影两次延长密钥,截至2017年10月8日,电影票房突破56亿,登顶中国内地总票房,影片以高质量和高口碑,成为一部现象级电影。

二、舆情概况

随着《战狼2》的热映,无数赞美褒奖随之而来,但是与此同时,也有很大一部分网友在网上进行吐槽,认为《战狼2》是一部烂片。

很多网友认为,《战狼2》有着稳扎稳打的剧作、鲜明的人物、饱满的情绪、具有创造力的动作场面、出色的叙事节奏,再加上主创们更加搏命的精神,可以说是乏善可陈的暑期档中的一股清流。大量的爆炸和拳拳到肉的动作戏分,带给大家最刺激的感官体验,最热血澎湃的认同感,最值得骄傲的那一行热泪。

还有一些网友批评战狼不过是所谓的爱国主义的自我意淫。片中的人物太过脸谱化,桥段俗套,主角刻画太过粗糙,也没有足够扎实的剧情支持。电影的煽情显得太过刻意,连想要表达的爱国情怀也趋于功利。

双方两极分化的评论掀起了关于电影内涵的骂战。唱衰的怀疑对面叫好的是水军,叫好的在骂战中直指意见相左的一方是汉奸卖国贼。更有甚者,双方的骂战到了最后,开始诅咒谩骂对方,成为了网络暴力。

三、自我看法与分析

仅从电影本身的角度来说,这是一部完成度很高的电影。以“撤侨”作为故事背景展现了中非两国军民的群像,简单的故事里藏有层次感,人物塑造虽然不够完美,但和同类型得片子比起来非常不错。娴熟的视听语言、出色的调度以及张弛有度的节奏,和原来的主旋律电影相比,绝对是超出所有人的预期,同期上映电影的票房就很好的说明了这一点。

当然,这部电影也不是完美无缺的,正如很多网友所说的,在剧情的逻辑、人物塑造等等上都有很大的缺陷。但如果仅仅是因为这些,就将这部电影打上烂片的标签,有些过于偏颇。吴京在近日的采访里,也回击道,大意是说中国需要英雄式荧幕形象,不能够只有美国才有离奇的剧情,中国拍,就是烂片。爱国一词在现在已经变得不那么纯粹了,有些人看到主旋律,爱国等字眼就反感,其实正是现实里自卑的表现。网络中对于电影制作本身的批评应当是中肯的,不应该由于这是一部主旋律电影就多加指责。

对于双方从电影制作水平的争论上升到网络暴力,又是另一个令人不得不深思的问题。在各大视频网站,多数著名视频Up主商业化推荐电影,网络明显水军带节奏的前提下,豆瓣、时光等电影评分网站和自媒体平台,几乎容不下一点质疑的声音。批评不懂电影算小问题,提升到不爱国,就算是其心可诛的诡辩了。

一旦把不喜欢,或者剖心一部电影的缺憾,上升到不爱国的层面,发表这种言论的人,已经不是在艺术的层面进行单纯的探讨,而是将问题别有所图的提升到了一个思想和道德的层面。如果以这样的角度结合时代的本质来审视一部电影,你会发现,电视剧里所厌恶的“手撕鬼子”,只是另一种的变种的不可战胜。爱国主义不是武器,不能当作网络暴力中横加指责的工具;爱国主义也不是一种大帽子,被扣上不爱国名义的人,在争论时就理应被唾弃而低人一头;爱国主义更不是在网络环境中就能自封的称号,应当放在每个人心中,实践于行动,评判在自身。

战狼的成功让更多电影人知道,这种题材的电影也是被需要被认可的,中国电影市场会更加繁荣。但是不能让主旋律由此在中国泛滥,如同当年雨后春笋般涌现的青春片。如果许多电影都投机取巧,靠硬生生把“爱国”塞进电影,来绑架观众的爱国情怀,那才是主旋律电影的灾难,也是爱国主义的悲哀。

吴京和他的战狼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中国电影也是。

倘若,因为批评一部国产主旋律电影而被网友扣上一顶“汉奸”的帽子,这是中国电影的耻辱。而无端引起骂战的那些人,才是中国爱国主义的蛀虫,毒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