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件回顾
2016年11月3日凌晨,正在日本读大学的青岛姑娘江歌在东京中野区的公寓中被杀害,其同住室友刘鑫报警,日本警视厅之后逮捕了犯罪嫌疑人陈世峰,并于当年12月14日对其以杀人罪名起诉。
2017年5月21日,江歌母亲江秋莲在微博、微信上发表文章《泣血的呐喊:刘鑫,江歌的冤魂喊你出来作证!》,公布了刘鑫及其父母的身份证号、手机号码等个人信息,后刘鑫父亲电话沟通江秋莲,告知江秋莲欲起诉其侵犯隐私权。
2017年8月23日,南都记者联系上了江歌母亲江秋莲,刘鑫迫于外界压力与江秋莲第一次见面。11月4日,江秋莲再次赴日,为江歌被害案开庭做准备工作,并在11月10日、11日在东京池袋进行了请求判决陈世峰死刑的签名活动,当地不少华人也走上街头进行支持。
不过,负责江歌案的日本律师表示“很困难”,因为日本法律比较“宽松”。
2017年11月9日,新京报《局面》栏目陆续发布采访刘鑫与江歌母亲见面的三段视频,引起了舆论广泛关注。
二、舆情概况
(一)舆情总趋势
在本次时间的传播中,传播平台量排行前三的依次是微博、新闻、论坛。继微信公众号“东七门”11日发布《刘鑫,江歌带血的馄饨,好不好吃?》和自媒体公众号“咪蒙”12日发表《刘鑫江歌案:法律可以制裁凶手,但谁来制裁人性?》文章后舆论热度一路飙升。至13日《局面》栏目负责人王志安通过个人微信公众号发布文章《关于“江歌案”:多余的话》讲述双方见面的始末,引发舆论大量转载,达到传播最高峰。公众对江歌在日室友刘鑫的指责也愈演愈烈,全民讨论呈现向网络暴力转向的势头。
(二)舆情倾向性分析
1、媒体报道
①对刘鑫进行强烈谴责:34%的媒体对视频中的采访内容及江歌母亲在网络中对刘鑫的冷漠态度进行抨击谴责进行关注。“搜狐网”报道称,被帮助者刘鑫及她的家人的所作所为让江歌母亲心寒,也刺痛了社会的敏感神经,致使江歌母亲激烈抨击并谴责刘鑫。今日头条发表文章《江歌遇害案:刘鑫,江歌带血的馄饨,好不好吃?》,对刘鑫拒绝见江秋莲的行为进行了指责。
②探讨江歌案中的道义责任与法律责任:28%的媒体站在法律角度对该案件进行了剖析。《中国新闻周刊》发表文章,认为从江歌被害的一起普通法律案件,到如今变成了与江歌遇害有关联的刘鑫应承担什么责任的社会道德案件,公众应该从中学会区别悲剧事件中的道义责任和法律责任。四海网发表文章《江歌遇害案进展 万人签名求判死刑活动违法吗?》,针对江秋莲日本街头征集签名的行为进行分析。
③事件概况分析:17%的媒体梳理江歌遇害案始末,回顾2016年11月3日江歌遇害后案件发展的细节,力求为民众还原事件原貌。
④对网民的呼吁:15%的媒体从法律角度出发,呼吁网民不要对案件进行道德审判,《中国青年报》评论称,目前案件事实真相尚未清晰,责任还未认定,法院还没有开庭,不能靠舆论定案,更不能靠道德审判代替法律审判。搜狐网发表文章《江歌刘鑫事件:这样的“网络暴力”你赞同吗?》,呼吁群众不要盲目从众,避免制造网络暴力。
2、网民话题
①对刘鑫的谴责:视频一经公布,引起了群众的愤慨,39%的网民对刘鑫的作为进行了控诉,对其拒绝与江秋莲会面及其冷漠态度进行了批评甚至是辱骂。
②对江歌母亲江秋莲的同情:江歌是单亲家庭,江秋莲独自将江歌抚养成人,江歌在临近毕业时惨遭厄运,江秋莲尽全力为女儿的案情寻求真相。在《局面》公布的视频中,江秋莲见到江歌的遗物时瞬间情绪失控。26%的网民对江秋莲的遭遇表示同情,对江秋莲的毅力与坚强表示钦佩。
③对刘鑫父母的指责:《局面》发布的视频中提到刘鑫的父母曾电话中辱骂江秋莲,并出现“你女儿命短”之类的言辞,18%的网友对刘鑫父母的言行进行了批判,并质疑刘鑫的家教。
④对签名活动的传播:江歌遇害案将于今年12月11日至15日审判,江歌母亲和志愿者发起请求判决陈世峰死刑的签名活动,传播该签名活动的网民言论占11%。
三、启示
11月9日,新京报《局面》栏目发布的江歌母亲和刘鑫见面的视频,让发生在一年前的“江歌遇害案”再次引发轩然大波。对刘鑫的谴责成为舆论主流,案件从“江歌遇害案”发展成为“江歌刘鑫案”,该案件不单单是个纯粹的谋杀案件,而一跃成为体现人性的深层社会事件。刘鑫瞬间被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成为人性淡漠的典型代表。视频中二人的对话成为网友对案件认知的主要依据,网友并以视频细节为根本进行推测。刘鑫成了江歌被害的“帮凶”,背负了道德制裁,网友们在愤怒的情绪之下拷问刘鑫人性中冷漠与自私。
但从视频出发,刘鑫及其父母的作为触碰到了道德底线,但因其行为没有直接引发刑事后果,故刘鑫未受到法律制裁,故公众欲通过道德与人性使刘鑫承担后果。但是舆论并不能代替法律发挥作用,舆论也不能居于法律之上,所有的舆论出发也应基于基本事实,在舆论发表过程中不应带有虚构成分。
法律在规范人性时目前做不到面面俱到,总有一些道德上的因素是在法律之外的,这就需要群众合法合理地运用手中的权利,对民众道德进行监督。此外,网络暴力应该避免,网友在使用权利的同时也要明辨个人责任,以免引发不良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