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舆情分析
吴卉君:“隐形贫困人口”火了,你是其中之一吗?
发布日期:2018-05-11 阅读:

一、事件回顾

近日,微博博主@语文指挥中心 解锁了“隐形贫困人口”这一扎心的新词,并将其释义“有些人看起来每天有吃有喝有玩,但实际上非常穷。”此言一出,微博舆论场立刻炸开了锅。有已经对号入座的微博网友表示,“这不就是我吗?”、“找到组织了”等等。甚至还有微博网友大放冷枪坦言道,“我就不一样了,我是显性”,以及揶揄式的调侃评论如“你偷窥我的生活??”、“这类人生命中只有六个字:账单日,还款日”等等。总之,这个词包含两层意思:一方面,这类人非常能花钱,朋友圈光鲜亮丽,追求精致生活;而另一方面,他们口袋空空如也,“吃土”是常态,不仅没啥存款,许多还身负债务。

二、舆论概况

对此,有些网友不以为然,认为这种捉襟见肘的消费行为是打肿脸充胖子的伪小资有文章就追问,“‘隐形贫困人口’都把钱花哪了”?据调查,大多数年轻人月入一万多,但在护肤、穿衣、饮食等方面毫不吝啬——穿着3000块的衣服,敷着100块一片的面膜,租着6500一个月的带落地窗的大房子。另一方面,也有网友声称,这是按需消费用来提高生活品质并慰劳自己的方式。面对日常学习和工作中的各种高压,当高房价令他们望而生畏时,退而求其次,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去捍卫追求品质生活的权力。也有一些网友表示,只是仪式性地说说而已,自我打趣一番,稍微矫情一下,避免自己被流行抛弃。

光明网评论称,过去十多年,城市化和市场化交叉演进,制造了很多溢出原有社会分析框架的新群体,也产生了一些带有文化景观性质的新群体特征,与青年人群形成重叠。观察者一直在试图把这些特征概念化,最早是蚁族”、“工蜂,然后是空巢青年,快手上的新留守青年”、“佛系青年等等。隐形贫困人口算是一个最新的概括。新京报新闻指出,非理性消费、收入较低、生活成本较高、缺乏理财意识是“隐形贫困人口”出现的四大原因。人民日报评论称,换个角度看,显性奢侈,其实是融入城市的一种方式。当年轻人争相穿上消费文化这件城市生活的羽衣,一定程度上是在求一种安全感。与这些有着强大消费能力的人群比起来,那些在都市中真正“花不起钱”“不敢花钱”的人群,才更像真正的“隐形贫困人口”。

三、舆情分析

确实,“隐形贫困人口”一词,可以用得很自嘲,但也可以呈现得很真实。这一热词的流行是因为其准确捕捉到了当代青年的痛点,让很多网友认领这就是自己的状态。不少人乐于拿“隐形贫困人口”来自嘲,这体现了一种心态的开放,他们不介意别人的定义,这与其在消费方面表现出的“豁达”,其实是一致的。

舆论上的各执一词,其背后就是由于个体消费观念的差异导致其形成了两方对立的舆论阵线。反对的声音代表了一种拒绝超前且理性消费的视角,典型人群为远期计划型消费的群体,如结婚成家后需要顾及生活成本的群体和重视理财及保险的群体。由于他们对长远计划和未知风险的考量,“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想法被无奈地湮灭于个人欲望的摇篮之中。反观支持的声音则代表了及时行乐的消费主义立场,典型人群为未来随缘、着眼当下的伪“佛系”青年。面对日常学习和工作中的各种高压,作为“都市新穷”的他们选择在能力范围之内去追求品质生活,此举也成为了犒劳自我的说辞。笔者认为,社会消费观念的转变,或比大家的想象来得快。而消费观念的开放,从来就是社会开放的一部分,在这个意义上,“隐形贫困人口”又何尝不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副产品。消费也是一种投资,问题在于你怎么去利用。如果我们把人力资本堪称一种资产,把消费当做是一种投资,带目的地用消费来塑造自己,让自己的生活更加精致、生活环境更好,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不过,这个前提还是,在借贷消费前,得先算清楚自己是否有能力去偿还。

不过,如果完全将“隐形贫困人口”归因为消费观念的转变,又似乎显得过于单薄。其实,从外在因素上来看,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意见领袖正时刻左右着“都市新穷”的财务支配情景。蚂蚁花呗、芝麻信用、京东白条、各色小额消费贷,“不动声色”地推动了超前消费;在各种产品测评、推广软文和限量、限定、限时特卖等购物信息的轰炸之下,当下的贫穷不但没有限制“贫民窟”女孩男孩们的想象,反而刺激了他们在衣食住行上为消费鼓掌的热情。由此可见,对他人财务自由和经济独立的羡慕及渴求,是形成“隐形贫困人口”这种社会现象的因素之一。

正当消费是每个人的权利,多元化的消费观念、生活方式,也是一个正常社会的应有形态,不该承受不必要的道德压力。有人认为,一方面大家都在大谈焦虑,另一方面社会中却不乏那些能够洒脱消费、恣意人生的“隐形贫困人口”,这似乎构成一种显而易见的矛盾。其实未必,消费也很可能是“隐形贫困人口”释放焦虑的一种选择。都在说“贫穷限制了想象力”,那么,不想被贫穷限制想象力和行动力,至少不应该被苛责。更何况,“隐形贫困人口”并不能与享乐主义画等号,它在一定程度上对应着社会的活力。理解“隐形贫困人口”,并非说是要提倡不加节制的非理性消费,而是要洞悉这一群体行为产生背后的社会因素。否则,仅有道德审视式的批评,是没有任何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