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舆情分析
姜琦成:浅议《少年的你》热播——驱散校园暴力的“乌云”,温暖“少年的你”
发布日期:2019-11-28 阅读:

一、电影《少年的你》在国内热映,口碑与票房双丰收

  电影《少年的你》2019年10月25日在中国内地上映,点燃了10月国庆节之后电影市场的“相对冷漠期”,并引发了社会各界广泛的舆论探讨,成为了继《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匆匆那年》等青春电影之后的又一“现象级”青春系列电影截止11月8日电影《少年的你》累计票房达13亿(来自糯米电影),电影评分达8.4(来自豆瓣电影),“口碑与票房双丰收”可谓实至名归。

《少年的你》以现实主义的语境叙述了在一场校园意外中两个看似不该有交集的少年陈念和小北守护彼此帮助彼此、依恋彼此、成就彼此的青春故事

二、电影《少年的你》何以成功且迅速成为“爆款”

  (一)主演的选择与角色塑造——电影成功的先导性因素

在探讨电影《少年的你》内容之前,首先,作者认为这部电影成功的先导性因素是主演的选择以及演员对角色的塑造。导演曾国祥坦言,《少年的你》选角一路坎坷,最终敲定周冬雨、易烊千玺为主演。随着电影的热度不断攀升,大量的影评人、观众、圈内人士都在微博、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上对《少年的你》作了各番评论,人们对于易烊千玺的讨论度、关注度是远远高于周冬雨的。的确,《少年的你》是拥有8千万微博粉丝的“顶级流量”易烊千玺的首部大荧幕作品,“流量标签”+“电影处女作情怀”使得这部影片在未上映之前就引起了粉丝的宣传与支持,而这部电影在得到大多数观众的认可后,就已经实现了从“流量”到“票房”的变现,从“粉丝电影”到“路人电影”的扩充,从荧幕“电影故事”到现实“社会痛思”的实际转变。

  同时必须要强调的是:其一,影视角色与演员自身本来就是相互成就的,也就是说不能仅仅归结于易烊千玺演活了小北(刘北山)这一角色,更要说小北(刘北山)这一角色本身就是适合易烊千玺来诠释的,小北的内心世界与易烊千玺早年间训练时期的迷茫、失落、挣扎的心理特征有着相似的共通之处,同时具备“少年感”的形象更是助力小北“外表叛逆、内心柔弱”这一特质的塑造。

  其二,周冬雨在《少年的你》中的表演绝不容忽视。如果将易烊千玺比喻为一鸣惊人初出茅庐的“黑马”,那么周冬雨就是一直被观众所期待、所关注的“白马”。陈念一出现在影片中,观众就会发现,她仍然是那个少女的模样,但她已不是那个《山楂树之恋》中美丽、纯粹、多才多艺的静秋,也不是那个《七月与安生》中活泼叛逆、敏感野性的安生,她就是“自带期望值光环”的陈念。作为一名起点就是张艺谋导演电影的青年演员,能够在近十年中持续产出优秀的电影作品,不断超越自我,给予观众不断的惊喜,“金马影后”当之无愧。

  (二)新颖的题材、饱满的电影内容及情感价值共鸣——电影成功的核心因素

电影《少年的你》是一部以“青春”为题材的电影。所谓的青春电影是指:以青少年的成长故事为主要电影内容,以新一代年轻人青春化的语态和视角阐述故事的电影题材。近年来国产青春电影的创作方式日渐成熟,但主要创作视角聚焦于青春爱恋、人生成长叛逆思维友情的羁绊以及家庭关系等问题因此与以往大多数青春电影不同的是,电影《少年的你》并没有传统地叙述五彩斑斓的青葱岁月,而是沉痛地直面了青春中最灰暗的角落——校园欺凌问题。

电影的内容以传统的“三段式”结构呈现。电影开端是一个具有悬疑色彩的开场,女主角陈念的同校同学跳楼自杀,而陈念也被学校的暴力小团伙(以魏莱为首)盯上。在一次放学回家的路上,陈念不经意间救了小北(刘北山);第二部分是男女主角关系的升温发酵。陈念在无计可施的情况下想起了小北(刘北山),于是小北(刘北山)每天护送陈念上学,在两人来往的过程中,诞生了“你保护世界,我保护你”的誓言。而他们之间的感情递进在整个剧情的演进中成为了电影的隐匿环节,导演曾国祥并没有明确指出小北(刘北山)与陈念之间的感情,作者认为,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导演不想因为二人的“小情小爱”导致电影“大主题”的偏离,小北(刘北山)与陈念之间的温柔、朦胧、坚守包含了爱情,却高于爱情;电影结局部分,小北(刘北山一心想要为失手杀了魏莱的陈念顶罪,最终却被警察察觉。多年以后,陈念成了一名培训班老师,她放学后会陪着一名饱受欺凌的女同学回家,小北刘北山此时就在她身后保护她。“我们生活在阴沟里,但总有人仰望星空”。

可见,电影《少年的你》表达故事的结构形式并不复杂,真正吸引到观众的仍然是电影所要表达的主题与内容。电影借助了精妙的镜头设计、凌厉的剪辑方式、巧妙的细节、充满寓意的台词等一系列方法将原本并不出奇的故事情节升华至更高的台阶,引发了观众对电影主题的情感价值共鸣,触发了社会大众对校园暴力这一问题的深入思考,兼具电影文化产品的艺术性和现实性。作者认为,在很大程度上,一部电影能否获得人民大众的认可从而引发人民大众的情感价值共鸣决定了这部电影是否能够走向成功。

三、驱散校园暴力的“乌云”,温暖“少年的你”——“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价值之维

电影《少年的你》以诗意一般的结局画上了句号,两个少年似乎都完成了自我的救赎,走出了校园暴力的阴霾。依据导演曾国祥本人的意愿,他本人原先并不打算播放最后温暖的片段,而是将电影的结局停留在二人坐牢的片段。后来经过讨论,制作团队还是决定选择“遇见未来式”的电影结局,给予电影更多的希望、鼓励与温情。可是现实情况远比影视作品残酷严峻。根据2018年的《校园暴力司法大数据专题报告》(以下简称《报告》),2015年,全国法院一审审结的校园暴力案件共计1000余件。2016年案件量同比下降16.51%2017年案件量同比下降13.37%。仅仅从案件数量来看,近三年以来校园暴力案件数量有所下降,但总体上仍然处于高位。同时,《报告》的统计是以已经审结的刑事判决文书为依据的,这就必须考虑到“幸存者偏差”的问题(大量校园欺凌的受害者并没有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由于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而选择了沉默或者是案件根本无法到达刑事的地步)。此外《报告》给出了一些之前我们未曾关注到的问题:涉及到抢劫罪的校园暴力案件超八成被告人为未成年人;涉强奸罪和强迫卖淫罪的校园暴力案件呈现作案年轻化的趋势;北京、上海等人口密集的城市发生校园暴力的概率远低于其他地区;超半数校园暴力案件涉及故意伤害等等。

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强调,“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我们要坚持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在面对校园暴力、欺凌问题上,我们也要坚持“法治”思维与“德治”思维并举,既要“依法”解决校园暴力问题,又要“以德”化解校园暴力现象。

(一)“依法治国”:法治手段是解决校园暴力问题不可或缺的基本方式

法治是现代文明社会运行的重要基石,只有坚定法治思维,国家才能长治久安,社会才能稳定运行,校园才会和谐有序。法治强调的是成文的、硬性约束,道德强调的是不成文的、柔性约束。无规则的世界是不可想象的。坚持用法治思维应对校园欺凌、校园暴力问题,首先要强调规则之治,贯彻法治教育,校园要讲纪律更要讲法治。

,加强和完善相关法律的制定,特别是要解决我国当前法律中对于未成年人过度保护这一现状(例如,14岁以下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存在屡教不改的现象),加快出台《反校园欺凌法》,明确校园暴力、校园欺凌等相关概念,细化定义类别,明确相应的惩罚措施,使之从校园欺凌、校园暴力问题专项整治走向长效机制,从而发挥法律的强制作用、评价作用、导向作用、规范作用、惩治作用,运用法律武器为“青春”、“少年”、“校园”保驾护航,让法律成为校园中谁都无法侵犯的“红线”,使法律成为维持校园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第二,学校法规要伴随着法律的完善而不断更新、完善。学校方面要重视对校园欺凌、校园暴力问题的解决,贯彻“法治校园”方针,加强应对校园欺凌、校园问题的校规建设,建立校园安全防范机制,同时落实校园安全问题负责人制度,融合学校、学生、家长社会等多方力量辅以社区街道派出所等其他力量形成合力综合整治消灭校园欺凌校园暴力”于制度的笼子。

第三,学校要面向全体学生,加强对青少年的“立体化”法治教育,向青少年传递科学的法治观念、重点提升青少年的法治意识、启发青少年的法治思维,实现“法律知识(前提)、法治情感(内部催化剂)、法治信念(支撑和调节)、法治行为(外在表现)”系统内部结构相互依赖、相互转化的有序性,采取“法治”夏令营、“法治”主题班会或报告会、校园暴力案例讨论活动等具有创新意义的活动以明确校园欺凌、校园暴力行为的本质,认清校园暴力的危害性,从法治思想层面抵制校园暴力行为,最后要将“反对校园暴力”的理论知识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学校可以不定期组织学生参观少管所,邀请律师、法官、检察官等相关法律专业人士与学生们接触并探讨实际问题,以实现法治内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以德治国”:德治手段是解决校园暴力问题的重要方式和必要补充

如果将法治手段比喻为解决校园暴力问题的“一条底线”,那么运用德育手段将是解决校园暴力问题的“一块基石”。德治与法治的地位是不同的,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德治是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但这不意味着地位更高的法治可以离开德治。二者之间存在着“鱼水相容”的密切关系,解决社会问题要善于运用法治手段,更要注重德治手段,特别是面对校园暴力这一特殊的问题。校园欺凌、校园暴力问题的“矛盾特殊性”表现在:一方面,不能以纯粹的“性本恶”来囊括校园暴力问题的严重性和校园暴力行为的危害性,《报告》指出55.12%的暴力案件因琐事引发,18.08%的校园暴力由满足个人私欲而引起,4.8%是由爱情问题引起,2.93%是因为无故滋事。由此可见,校园暴力行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小事、琐事、细枝末节之事的堆砌和演变,这说明要在校园暴力行为未发生之前,积极引导,也就是发挥德治的作用;另一方面,也不能因为源头是“小事”就可以忽略不计,正所谓“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也告诉我们更要发挥道德的力量对正处于“拔节孕穗期”的青少年进行积极引导、教育、感化。

第一,解决校园欺凌、校园暴力问题,各科教师尤其是思想政治理论教师要发挥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以学生为本,指引学生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校教育是德育的“主阵地”,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教师们注重的都是对学生们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漠视对学生们价值观的引导,又或者在德育的过程中犯形式主义的错误,潦草塞责、一笔带过、草草了之,这在某种程度上助长了校园暴力行为的发生。正如影片《少年的你》中出现的两位班主任,看似负责,实则喊口号。面对校园欺凌、校园暴力现象,教师要以“抵制校园暴力、构建美好校园生活、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为价值遵循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不仅要聚焦于培养学生们的道德品质,更要强化道德对法治的滋养作用,在德育中突出法治内涵,在德育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实现“德育”、“法育”、“心育”的结合,促进青少年人格的发展,抵御校园暴力的发生。

第二,要重视发挥家庭教育对学生思想道德品质提升的重要作用。家庭教育是提升青少年思想道德修养的“基础性环节”,“家庭是孩子们人生中的第一所学校,家长则是孩子们成长发展过程中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于校园暴力问题的解决至关重要。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过渡性的特点,心理的发展跟不上生理的发展,某些方面已经到达成年人的水平,某些方面可能还停留在少年时期,同时青少年的情绪具有明显的不稳定性、爆发性和两极性,这也意味着仅仅依靠教师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家长们要利用家庭这一“重要学校”对孩子们进行校外引导、监督、呵护。其一,家长要唤醒自身认知,意识到校园暴力问题的危害性,通过各种渠道了解与校园暴力有关的咨询、信息;其二,家长要端正自身态度,反思自身行为有无存在暴力的现象,发挥“言传身教”的示范作用、榜样作用,而非一味地说教和灌输,坚决禁止家庭暴力行为的发生,更是要杜绝家庭暴力观念的传输,尽可能以支持、鼓励、引导的方式教育孩子;其三,家长要采取科学、妥善的教育方式,既不能施加暴力,又不能过分溺爱、一味妥协,坚持严格要求和呵护孩子相结合,烘托美好家庭氛围,助力美好个人,从而将美好、和谐的气息从带入学校,实现美好的学风、班风和校风,潜移默化地发挥家庭文化的塑造功能。

 第三,解决校园欺凌、校园暴力问题,还需要立足“社会德育”这一关键性环节。“社会德育”一方面是指在移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背景下,要发挥社会舆论对校园欺凌、校园暴力问题的间接监督作用,另一方面是指要营造一定的社会文化氛围,从而对青少年的行为进行有效的道德规劝。本文在第一段提到,小北与陈念是两名看似没有交集的少年,而实际上,二人的生活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共同点:父母的缺席,家庭关怀的缺失。家庭关怀的缺失导致陈念变成了受欺凌的对象,也让陈念遇见了小北。在现实中,某些孩子确实由于种种原因,“先天”缺少父母的关心呵护,无法依靠家庭的力量来保护自己,那么鉴于这种情况我们更要建立保护校园、呵护学生的“社会屏障”,引起社会舆论对校园暴力欺凌现象的强烈关注,凝聚“谴责校园暴力”的社会共识,加强社会道德力量对学生们自身失范行为的约束作用和规范作用,依靠社会文化的力量帮助青少年避免受到校园暴力的威胁。国家要努力倡导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严于律己、互相帮助、向上向善”的社会正义之气,大力弘扬“文明、和谐、友善”的社会文化氛围,最终上升为个体的自我道德约束、自我道德教育以及自我道德反省,以减少校园暴力行为的发生。

结语:唯有将“法安校园”与“德润人心”想结合才是根治校园暴力问题的最佳途径。唯有推进“法安校园”与“德润人心”的相辅相成,”才能彻底铲除校园欺凌的文化土壤,才能实现学生们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整治校园暴力问题,我们任重道远,但我们已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