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本科生思政课
“形势与政策”课程设计和教学实施方案
发布日期:2020-08-13 阅读: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论述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和《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精神,及时、准确、深入地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宣传党中央大政方针,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根据教育部教社科〔2018〕1 号《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建设的若干意见》,制定浙江工商大学 2020 级本科学生“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1.课程编号:由教务处设定 1 个总课程编码,下设 8 个课程分号,第八学期将 8 个课程分号的成绩进行加权平均,合成为总课程分数。2.课程名称:形势与政策,英文名称:Situation and Policy

3.总学分/学时:2 学分,64 学时。

4.适应专业:所有专业本科学生。二、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一)课程性质

 

“形势与政策”课是对大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是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新时代国内外形势,深刻领会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面临的历史性机遇和挑战的核心课程,是第一时间推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引导大学生准确理解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的重要渠道。“形势与政策”课是理论武装时效性、释疑解惑针对性、教育引导方向性很强的一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担负着重要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二)课程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帮助大学生了解国内外重大时事,学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认清形势和任务,开拓视野,激发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和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涵养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形势观、国际观,为祖国强大而发奋学习、健康成长。引导大学生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学习。

(三)课程任务

 

“形势与政策”课的主要任务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党的教育方针和学校培养目标为依据,紧密结合国内外形势,根据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对大学生进行比较系统的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教育。



1. 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掌握形势与政策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学会正确的形势与政策分析方法,培养对基本国情、国内外重大事件、社会热点和难点等问题的思考、分析和判断能力,提高广大学生的政治敏锐性和政策判别力,使之能科学预测和准确把握形势与政策发展的客观规律,形成正确的政治观、形势观和国际观。

2. 帮助学生深入学习和研究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鼓励学生积极投身社会实践,通过实践体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性,清晰了解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形成并不断发展、完善的一系列政策体系,提升思想理论素养和政策水平。

3. 帮助学生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全面清醒认识当前 就业形势与就业政策,树立科学的择业观和就业观,提高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为走向职场和事业发展做好准备。

三、课程要求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综合运用有关学科的知识,密切结合国内外形势,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决定教学内容,根据形势的发展进程组织专题教学。通过教学, 帮助学生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面对不断变化发展的国内外复杂形势和社会现象,科学把握形势发展的主流和本质。

四、课程内容

 

(一)教学要求

 

“形势与政策”课是一门特殊的思政课,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针



对性,教学内容与时俱进。课程内容要紧密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坚定“四个自信”贯穿教学全过程,重点讲授党的理论创新最新成果,重点宣讲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的关系。

(二)课程重点与难点

 

1. 课程重点

在教学中突出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形势观和国际观教育,引导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形势发展与政策走向, 从总体上把握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局。

2. 课程难点

按照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形势观、国际观,正确把握当下国际国内的热点、焦点、难点,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世情、国情和党情,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提高思想认识和政治觉悟。减少与其它思  政理论课程的简单重复。

(三)课程内容

 

教学内容覆盖以下四个大类:

         1. 全面从严治党:重点讲授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 作风建设、纪律建设以及贯穿其中的制度建设新举措新成效,开展反腐倡廉教育。

2.          2. 经济社会发展:重点讲授党中央关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


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决策新部署新成果。

 

3. 港澳台工作:重点讲授坚持“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的新进展新局面新举措。

4. 国际关系:重点讲授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 运共同体的新理念新贡献。

(四)教材

 

中共中央宣传部、时事报告杂志社编印的《时事报告·大学生版》。大一新生统一征订第一学年的教材。其他年级自愿购买,原则上每个寝室应至少订购 1 本教材。

(五)主要教学参考资料

 

1.        1.中共中央重要会议文件、中央领导人讲话。

2.        2.教育部每年春、秋两季颁发的《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 要点》。

3.        3.浙江工商大学形势与政策教研部编发的时事参考资料。

4.        4.《求是》。

5.        5.《参考消息》。

6.        6.《人民日报》。

7.        7.《半月谈》。

8.        8. 《瞭望》。

9.        9.《世界知识》。

10.        10.《时事报告》音像版。

11.        11.《环球时报》。

12.        12.《形势与政策教育概论》。

13.        13.“学习强国”平台。

14.        14.每年“两会”文件。

15.        15.教育部等有关部门不定期编发的形势与政策教育图文、音像资料。

五、课程设置和教学安排

 

(一)课程教学模式

 

“形势与政策”实行“线上线下结合、专题统分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线上教学采用“平台学习+线上辅导+线上测验”的线上教学形式,线下教学采用“专题报告+时事点评+网络考试”的课堂教学模式。学生每个学期选择一个专题课学习,每个专题课作为一门 8 学时的课程,8 个学期完成个不同的专题课学习任务后,将 8 个专题课成绩加权平均计为形势与政策课成绩。提前毕业的学生,以实际学期数计算课程成绩。

(二)学分学时

 

2020  级本科生设“形势与政策”(1)“形势与政策”(8)八个专题,分别在第一学期至第八学期开设,纳入学校教学计划。每学  期线下教学 6 学时、线上教学 2 学时,合计 8 学时。八个学期共计64 学时,合计 2 学分。

(三)专题设置

         依据历年教育部印发的《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要点》,结合形势发展有针对性地设置四个方面八个专题:

        1. “形势与政策”(1):政治(含国防军事、国家安全)形势与政策。

2.         2. “形势与政策”(2):经济形势与政策。

3.         3. “形势与政策”(3):社会(含科技文化教育)形势与政策。

4.         4. “形势与政策”(4):党建(含反腐倡廉)形势与政策。

5.         5.“形势与政策”(5):港澳台形势与政策。

6.         6. “形势与政策”(6):国际(含外交)形势与政策。

7.         7.“形势与政策”(7):就业形势与政策。

8.         8.“形势与政策”(8):青年发展形势与政策。

           每个专题的课堂教学内容包括“专题报告”和“时事热点回顾”。专题报告的内容在不同学期根据教育部的教学要点和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四)教学的组织

         由于“形势与政策”是一门思想性、政治性和时效性很强的课程, 因此,要根据课程教学要求和大学生的特点,采取既统一又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

1. 教学形式

            2020 级教学实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

(1)    线下教学部分

“形势与政策”(1)“形势与政策”(6)在一年级至三年级时段分六个学期供学生自由选课,顺序不做统一要求。线下教学的 6 学时采用“专题讲座、时事点评、线上考试”相结合的课堂教学形式。


“形势与政策”(7)在第七个学期开设,“形势与政策”(8)在第八个学期开设,由带班辅导员按照专题教学要求结合学生工作开展线下教学,形式、内容可以自行设计,鼓励教学创新、形式多样,事先应编写并上传授课提纲。考勤计入课堂教学平时成绩。

(2)    线上教学部分

8 个学期的线上教学时间均为为 2 个学时,跟随课堂教学同步进行,采用“平台自主学习、线上辅导交流、线上测验考核”相结合的教学形式。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学习、专题教师线上辅导相结合方式进行,线上学习成绩以线上测验分数为依据。

2. 选课方式

以专题为单位进行挂牌选课,每个专题一个课程编号,任课教师挂出不同的专题和授课时间供学生选择。每个学期末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和教务处公布下学期排课安排,学生通过教务系统选课。选课学生少于 30 人的不开班,教师可另行按排上课时间重新挂牌,学生可二次选课。

学生原则上每学期只能选一个专题,补修的学生包括重修专题可以选两个专题。1-6 专题顺序不限。第七学期、第八学期无需选课, 直接安排各班级辅导员结合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开展第七专题和第八专题的教学。

第八个学期修满8 个专题后教务系统将8 个专题课成绩汇总成为一门课程成绩计入学生成绩表。

3. 专题教学的组织


每个专题由若干任课教师组成专题组,设专题负责人 1 人,负责本专题讲座教学内容安排、课件准备、集体备课、题库维护、出卷等工作。

专题教学实行任课教师负责制,每个教师对自己上课的教学班和课堂进行全方位管理,包括编写上传教学大纲、批阅试卷、汇总线上线下成绩、教务系统登录分数、提交教学资料等。

(四)时事报告和“五当代”报告的组织

 

形势与政策教研部视情况邀请知名专家做专题报告,党委宣传部安排的“五当代”报告、省市领导、英雄模范人物等大型报告、学工部组织的新生第一堂思政课纳入本课程。学生听一次 100 分钟左右的报告可以适当加分,通过学习通签到等方式或本人提供证据方式由学生向专题老师申请。

(五)考核和成绩

 

本课程注重考核学习效果。教学活动覆盖所有在校本科生,教学内容覆盖四大类 8 个专题。

将线上教学测验分数作为线上成绩,占 40%。

线下教学的考核形式为考试和考勤,考试通过网络机考进行,题 型包括主观题和客观题,考试的主要内容为专题教学内容和时事热点。出题主要依据为中共中央宣传部、时事报告杂志社的《时事报告· 学生版》和半年来的时事。题库维护和考试组卷、发布等工作由形势 与政策教研部负责。专题考试成绩不及格的需要补考或重修。由于课 时数少,凡有缺课的均不能取得线下教学成绩,需要补课或重修后方能取得成绩。

每个专题课程的成绩以百分制记录,线下教学和线上教学的成绩 60:40 的比例计入专题课程成绩。任课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课堂表现适当加减分。补课、补考一般在本学期内进行,重修的可以在以后的几个学期内完成。

八个专题课成绩均合格的学生,在毕业前教务系统将 8 个专题分数加权平均,计入形势与政策课最终成绩。未修满八个专题或专题课  成绩不合格的均需通过重修方式获得课程成绩。

六、教学管理

 

每位教师可选择一至两个专题进行准备,合理确定教学任务。教师按专题进行分组。任课教师应认真备好每次课,努力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增强教学的实效性。

形势与政策教研部负责统筹教学安排、教师队伍培训、教学质量监控等,每学期组织集体备课、专题内容审核、定期组织教研活动等。教学过程中组织安排听课和学生教学评价工作。

七、教师资质要求

         为确保“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质量,任课教师应符合一定的资质和条件:

1.         1.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觉悟和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

2.         2. 原则上应具有高校教师资格。

3.         3.具有两年以上的思政理论课或其他课程的教学经历。

4.         4. 经过试讲考核合格。


任课教师应按要求参加教研活动,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创新活动,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对不参加教研活动、多次发生教学事故、教学效果欠佳的教师将逐步减少排课,直至停止排课。

八、教学督导与检查

 

根据教育部和中宣部制定的课程教学要点和教材的主要精神,马 克思主义学院统一安排教学督导进行听课,对教师授课情况进行评价。

九、适用范围

 

本教学大纲适用于 2020 级全体本科生,从 2020 年下半年开始执行。

 

 

马克思主义学院形势与政策教研部

 

2020 7 6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