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
IPT003 |
课程性质: |
公共必修课 |
课程名称: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
英文名称: |
Marxism Basic Principle Introduction |
学时/学分: |
48/3 |
开课时间: |
大三上、下 |
适用对象: |
全校本科学生 |
||
先修课程: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
大纲执笔人: |
王华英、蒋伟胜 |
大纲审核人: |
王华英、石敏敏 |
修订时间: |
2020-08 |
当前版本: |
2020-08 |
二、课程描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性质,是由马克思主义这一学科的性质所决定的。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人类智慧和人类精神文明的最高成果,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真正无产阶级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哲学理论升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全人类优秀思想文化的科学总结和概括,是当代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中的最高智慧,也是先进科学文化的代表者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论。通过教学,完整系统而准确地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独特的思维方式及其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全面准确地领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三、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理论教学和相关实验训练,使学生具备如下能力: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培养学生正确的方法论,使学生的思维、做事和为人获得正确的指导思想,提高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更好地投身改革开放,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3、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能够运用理论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
四、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
毕业要求 |
指标点 |
课程目标 |
4、掌握和了解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基本内涵,树立唯物主义的基本信仰。 |
4.1对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理论品质、社会理想有深入的理解。 |
教学目标1 |
5、掌握马克思主义的认识理论,运用正确的方法认识世界。 |
5.1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 |
教学目标2 |
6、掌握马克思主义方法论要求运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看待世界的基本方法 |
5.1系统掌握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 |
教学目标3 |
5.2系统掌握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能够从实践的角度理解历史和社会问题。 |
||
7、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的常识,运用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
7.1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哲学是基础、政治经济学是途径、科学社会主义是目标。 |
教学目标4 |
8、理解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树立共产主义的信仰。 |
8.1系统掌握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共产主义社会的特征。 8.2树立共产主义信仰的意义 |
教学目标5 |
五、教学内容
导论 (支撑课程目标1)
重点内容: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难点内容: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历史上的伟大变革
教学内容:
一、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的创立
(三)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
(一)科学性
(二)革命性
(三)实践性
(四)人民性
(五)发展性
三、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
(一)观察当代世界变化的认识工具
(二)指引当代中国发展的行动指南
(三)引领人类社会进步的科学真理
四、自觉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支撑课程目标3)
重点内容: 物质及其存在形式、人对物质世界的现实把握
难点内容: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世界多元性与物质统一性
一、物质及其存在形态
二、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第二节 事物的联系和发展
一、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
二、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三、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四、量变质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
第三节 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一、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方法
二、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
三、学习唯物辩证法,不断增强思维能力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支撑课程目标2)
重点内容: 认识的本质以及与实践的关系、认识的辩证运动
难点内容: 辩证思维方法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实践与认识
一、实践的本质与基本结构
二、认识的本质与过程
三、实践与认识的辩证运动及其规律
第二节 真理与价值
一、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二、真理的检验标准
三、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第三节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一、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相结合
二、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三、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支撑课程目标1)
重点内容: 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人类社会的基本构成
难点内容: 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四、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
第二节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一、社会基本矛盾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二、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三、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四、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第三节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二、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支撑课程目标4)
重点内容: 资本主义的形成过程、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和意识形态的本质
难点内容: 资本主义的本质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
一、商品经济的形成和发展
二、价值规律及其作用
三、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四、科学认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第二节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产生
二、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换为资本
三、资本主义所有制
四、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五、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
第三节 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一、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及其本质
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及其本质
第五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支撑课程目标4)
重点内容: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难点内容: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与发展
一、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到垄断
二、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三、经济全球化及其影响
第二节 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变化的新特点
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资本主义的矛盾与冲突
第三节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一、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二、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
第六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支撑课程目标4)
重点内容: 社会主义的发展过程;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难点内容: 社会主义制度及其实践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社会主义五百年的历史进程
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
二、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
三、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
四、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第二节 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
一、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及其主要内容
二、正确把握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
第三节 在实践中探索现实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
一、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长期性
二、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
三、社会主义在实践探索中开拓前进
第七章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支撑课程目标5)
重点内容: 共产主义思想的发展过程;共产主义社会实践
难点内容: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展望未来共产主义新社会
一、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论原则
二、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二、实现共产主义是长期的历史过程
第三节 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一、坚持远大理想与共同理想的辩证统一
二、 坚定理想信念,投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六、教学安排
该课程每周3学时(2学时课堂授课+1学时在线慕课教学),16周,共计48学时,其中,32学时为课堂授课教学时间,16学时为在线慕课教学时间。 建议教学进度如下:
章节 |
学时数 |
导论 |
6 |
第一章 |
9 |
第二章 |
9 |
第三章 |
9 |
第四章 |
6 |
第五章 |
3 |
第六章 |
3 |
第七章 |
3 |
七、课内实验内容、要求及学时
本课程为理论课程,无实验内容。
八、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的五个基本原则:
1.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的原则;
2.创造性与启发性统一的原则;
3.循序渐进与可接受性统一的原则;
4.教学相长的原则;
5.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教学的基本方法:
1.以课堂讲授为主,主要运用讲析法、案例讨论法、读书指导法、答疑法。
2.依托浙江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开展在线慕课教学。
3.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能够比较熟练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的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改革开放的实践中的各种现实问题。
4.各位教师能够正确处理好教科书与课堂教学的关系。任课教师合理安排和调整教学内容及方法。建议:每一章或每一相对独立的内容,都要采取“总——分——总”的教学设计。
九、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考核方式: 闭卷机考
成绩评定标准:平时成绩占50%,期末考试成绩占50%。
十、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指定教材: |
[1]本书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 |
参考书目: |
[1]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
[2]恩格斯:《路德维希· 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
[3]恩格斯:《自然辩证法》,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
[4]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见《列宁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 |
[5]毛泽东:《论持久战》,见《毛泽东著作选读》上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
[6]毛泽东:《矛盾论》,见《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
[7]毛泽东:《实践论》,见《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
[8]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第二卷、第三卷),外文出版社,2018、2018、2020年版 |
教学大纲编写说明
1、课程性质:指普通共同课、学科共同课、专业核心课、专业选修课、通识选修课及任意选修课等。
2、适用对象:指适用年级、学科类别、专业大类或具体专业。
3、先修课程:指选修该课程前,学生事先需先修的课程。
4、修订时间:大纲修订的年月,格式为年-月,如2015-12。
5、修订版本:与培养方案的版本相一致。
6、课程描述:对课程的性质、面向对象、教学目标、教学要求等做概要性描述。
7、教学目标:描述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的知识或达到的能力要求。
8、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结合专业培养方案,明确毕业要求与课程目标的对应关系。
9、教学内容:明确各章节的教学内容、重点内容和难点内容。
10、教学安排:说明课程总课时、教学周、课堂授课教学时间、课内实验教学时间、实践教学时间及各章节对应的学时数等内容。
11、课内实验内容、要求及学时:如果有课内实验,需填写此内容,明确实验内容、要求、学时等信息。
12、教学方法与手段:说明本课程采用哪些教学方法与手段。
13、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说明课程的考核方式、成绩比例及平时的纪律要求等。
14、教材及主要参考书:列出该课程相关的推荐教材和参考文献(包括书目和网络资源),格式为:作者,《书名》(版别),出版社,出版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