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15日,当代中国著名伦理学家,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东南大学人文社科部主任樊和平教授来校作题为“公共物品与社会至善”的讲座,马克思主义学院郑根成教授主持讲座。我校师生及浙江财经大学伦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60余人参加讲座,讲座同步开放线上腾讯会议,来自全国各地的伦理学者共同参与了本次学术讲座。
樊和平教授在讲座中首先提出了当代社会发展中的一个极重要伦理议题:公共物品如何超越“社会福利”和“效率”理念,从而推进“社会至善”?并阐释了这伦理议题的社会背景、哲学内涵。进而,樊和平教授从财富的法哲学-经济悖论、财富的伦理风险及其文化预警、作为社会礼物的公共物品以及公共物品的伦理情怀四个方面展开论述,揭示了财富的法哲学-经济学悖论视阈下的两个现代性难题:发展指数与幸福指数的矛盾、分配不公;提出了财富伦理风险预警的三个重要命题——尼布尔的“道德的人与不道德的社会”、樊和平的“伦理的实体和不道德的个体”、阿伦特的“平庸的恶”,并在中国经验与中国话语的分析提出了解决财富风险的可能机制。樊和平教授把公共物品解读为社会的礼物——一种可以作为社会分配不公的伦理补偿,推进社会至善的礼物,并在中国的共享发展理念进路上彰显了中国经验的世界意义。最后,樊和平教授提出,伦理情怀是使公共物品超越社会福利成为社会礼物的人文先决条件,而伦理情怀的精髓则在于“学会在一起”、“学会伦理地思考”,唯其如此,公共物品才可能真正体现出社会良知与社会厚道,才可能成为社会至善的显示器与推进器。
与会师生与樊和平教授进行了热烈的互动,大家都觉得这是一场思想的击打力与情怀的感染力的学术讲座。郑根成教授指出,樊和平教授是当代中国伦理学界为数极少的从事系统的理论建构的学者,理论体系一旦建构起来就成其为具有方法论意义的存在,以理论体系为逻辑起点,以方法论为工具,任何社会现实问题都会在其理论的逻辑进路中得到合理解释与有效的解决。樊和平正是自己的理论体系剖析当代中国社会的现实问题,既富明显的精神哲学特点,又极具人文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