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家国情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学院以理论为根基,以实践为纽带,成功组织了2024—2025学年研究生寒暑假出国(境)访学项目。本项目不仅体现了学院对研究生教育的高度重视,也展示了学院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上的不断创新与探索。
本次访学项目精心选拔并资助了6名优秀研究生,前往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和新西兰奥克兰大学进行学术交流。在访学期间,学生们积极参与海外学术活动,与国际学者深入探讨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代社会的应用与发展,同时向世界展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这次跨国界的学术交流,不仅拓宽了学生的国际视野,也增强了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入理解和理论自信。
访学感悟分享:
2022级硕士研究生陶芮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这次访学经历为我打开了学术与文化的新大门。在这次访学中,我选择了社会性别研究课程和北美特色语言文化课程进行重点学习。社会性别研究课程聚焦前沿议题,课堂上,同学们积极讨论,教授让我们通过丰富的案例分析和文献阅读,引导我们深入思考,指导我们撰写严谨规范的学术文章。而语言文化课程的教授则带我们开展集体活动、观看当地喜剧节目等,通过沉浸式的学习,加强了我对北美特色文化的了解。
2024级博士研究生于浩宇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这段跨越国界的学术旅程不仅让我拓宽了视野,更在学术研究、文化认知与自我成长上收获颇丰。在伯克利,我学习了《Survey of World History》和《American Language and Culture: Storytelling》两门课程。历史课上,通过不同的视角对世界历史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同时,课堂的小组讨论与发言进一步提升了我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批判思维。在异国他乡,我们不断学习和提升生活技能,更加独立地面对学业与生活,这极大促进了我们的成长,让我们能够更加从容地面对未来的挑战。
2024级博士研究生毛嘉正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访学期间我修读的《Survey of World History》 课程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通过创新性教学模式、多样化教学资源以及全周期教学保障,这门课向我们勾勒出一幅生动的世界历史画卷,置身其中感到历史竟“活”了起来。整个访学过程,学校、学院也给予了我们大力的支持与保障。记得临行之际,学校特地召开会议,向所有同学交代在外访学的各项安全事宜与保护措施。我们的导师以及马院的老师,也会经常以电话、微信等形式关心我们的访学生活,为我们快速融入异国学习、生活与工作环境提供了莫大的帮助。
2024级硕士研究生马敬丹
@宾夕法尼亚大学
课堂上,“Leadership”课让我明白卓越领导力的内涵,“Positive Psychology”助我挖掘积极生活的力量,“美国移民历史”则借老师的亲身经历,使我看到美国移民潮里的奋斗与希望。这一个月,我的英语水平大幅提升,从不敢开口到自信交流。这次访学,充实了我的知识储备,更让我真切感受到祖国的强大,对祖国的热爱也愈发浓烈。
2023级硕士研究生黄霆钧
@宾夕法尼亚大学
这次访学,我主要学习了历史文化、积极心理学、战略规划和说服力沟通等多门课程。在课堂上,我们有许多互动交流的机会,这些实践锻炼使我们在英语的听说读写四个方面都得到了较大的提升。课后,我们参观博物馆、聆听学术讲座、参与社区调查,这些活动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这里的历史文化,更真实感受到当地的人文底蕴。感谢学院、学校给予我这次宝贵的机会,未来,我将在这次收获的基础上继续努力成长、不断探索前行。
2023级硕士研究生翁华辰
@奥克兰大学
访学的日子里,我深刻感受到这里开放包容的学术氛围。课堂上,教授们鼓励学生自由表达观点,即使是最“异想天开”的想法,也会得到尊重和认真对待。课间休息时,来自世界各地的同学们围坐在一起,分享各自国家的文化和故事,思想的碰撞激发出无限火花。在这里,我收获了知识,开阔了视野,更收获了感动和成长。我相信,这段美好的回忆,将永远珍藏在我的记忆深处,成为我人生旅途中最美的风景之一。
通过本次访学项目,学生们不仅在学术领域取得了显著进步,还在文化交流与个人成长方面获得了丰富的经验。他们不仅拓宽了国际视野,更深刻理解了家国情怀的内涵。展望未来,学院将持续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积极拓展国际合作渠道,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为学生搭建更为广阔的学术平台,提供更加多元化的学习资源。我们坚信,在全球化背景下,这些努力将助力学生们成长为兼具国际视野与家国情怀的卓越人才,为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