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作简历
1985毕业于湖北大学政法学院,获法学学士;
1988年毕业于吉林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获法学硕士学位;
1991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科学社会主义专业,获法学博士;
1991年留校任教至今,1999年晋升教授并被聘为博士生导师。
2.学术职务、荣誉称号等
学术职务
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题组首席专家;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副主任;
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副会长;
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培养人选;
教育部、北京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评审组(马列组)成员,
荣誉称号
北京高校邓小平理论“三进”优秀教师、北京市教学名师。
3.学术成就与影响简述
先后组织和承担了十余项科研项目,包括“发展中国家现代化与政治稳定研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中共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与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研究”(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基金项目)、“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点研究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史”(教育部后期资助项目)、“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研究”(教育部委托项目)、“概括凝炼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委托项目)等。
出版的著作主要有:《走向新世纪》、《世界主要国家公务员制度》等,与他人合作著有《当代中国与邓小平理论》、《邓小平与中国现代化》、《邓小平政治文明思想研究》、《马克思主义史》等学术专著,主编有《邓小平理论研究述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述评》、《邓小平理论精论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史》等学术著作,主编有《科学社会主义概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等教材,参与编写《邓小平理论概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教材多部,在《光明日报》、《求是》、《教学与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学报》、《中央中央党校学报》等国家级或省部级刊物上发表了有关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的学术论文近二百篇。其中,《马克思主义史》获得1997年度中宣部精神文明“五个一”入选作品奖;《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命运》获得1997年度长白山图书奖、北京市科研成果二等奖;学术论文“面向新世纪,开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发表于《思想理论教育导刊》)于2002年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1999-2000年期间,参与教育部制作的《新时期的旗帜――邓小平理论教学片》(第二总撰稿),获得首届国家音像制品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史》于2012年获第六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主持的中国人民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教学团队曾获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