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政评论
游海华:上海自贸区: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试验田
发布日期:2013-11-11 阅读:

上海自贸区: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试验田

一、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开张

中华人民共和国在第65个国庆日即将来临的时刻,再次吸引了全球人的眼光。不过,这次,人们的眼光不是集中于首都北京,而是聚焦于有着东方明珠之称的上海。2013929日,在这里,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举行了挂牌仪式。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韩正出席仪式并为之揭牌。商务部部长高虎城、上海市市长杨雄共同为试验区管理委员会揭牌。

标志着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启动。

仪式现场为第一批入驻自贸试验区的36家企业颁发了证照。当天下午,试验区在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厅召开了专题情况说明会,国家部委相关部门领导、上海自贸区管委会负责人介绍了自贸区的有关情况,解答了众多备受关切的问题。

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中国大陆设立的第一个自由贸易区,总面积为28.78平方公里,范围涵盖上海市外高桥保税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等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对于这样一个新生儿,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中国保监会、中国海关总署、财政部、文化部等国家部委机关纷纷制定多项细则或措施,多方面给予积极支持。

二、为什么要设立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

 大家都知道,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相继推出改革开放试验区,或采取种种重大改革举措。例如,1980年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1984年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1985年批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洲为沿海经济开放区,1988年设立海南省经济特区,1990年开发浦东新区,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今天之中国,几乎找不到没有设立工业区、贸易区或开发区的县市。在中国经济开发区遍地开花的情况下,新一届中国政府为什么要在上海设立这样一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呢?

 在此,我们有必要先了解清楚:什么是自由贸易区?简单说来,自由贸易区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地区)通过达成某种协定或条约,在主权国家或地区的关境以外,划出的特定区域;区内取消关税和其他非关税限制,除明令禁止经营的行业或行为以外,实行完全的贸易、金融和投资自由化。

显然,自由贸易区不同于以前的经济开发区、保税区和一般的经济特区。从设立的地点看,它不在境内关内,而是在境内关外,不受主权国家海关的监管。从开放的领域看,它不是少数几个行业,而是明令禁止以外的所有领域。因此,自由贸易区不是简单的招商引资,也不是特殊的政策优惠;它是从经济体制到监管体制、再到行政体制改革的综合试验区;它启动的是一场真正的制度变革

这场制度变革的启动,至少来自于三方面因素的驱动。

首先,来自于中国自身深化改革的需求。过去30年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就举世瞩目,中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然而,由于过度依靠劳动力、资本和资源等要素的投入,当前中国经济后续成长艰难,经济下行势头显现。如何克难化险,变阻力为动力?关键是深化改革。中国政府正努力寻找新的改革突破口。

其次,是应对全球贸易竞争的需要。近年来,美欧日三大经济体力图通过系列协议,重新构建国家贸易和投资规则的新载体,以此来取代WTO,逼迫其他国家二次入世。对于一时难以整体加入,而又免于未来边缘化的中国来说,先试办一个局部的自由贸易区,主动洞开门户,摸索积累经验,不失为一个绝好的应对举措。

再次,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驱动。最新数据表明,人民币是全球外汇市场第九大活跃的交易币种。遗憾的是,它所占份额只有2.2%。这与世界最大生产国、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地位极不相称。而设立自由贸易区,完善人民币的全球循环路径,使其变成一个庞大的金融资产缓冲区和蓄水池,则完全有可能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做大人民币的海外总量,为人民币国际化打下坚实基础。

由此可见,设立上海自由贸易区,是中国“内需外患”驱动的结果,是党中央、国务院面对新形势深思熟虑后作出的重大决策。它虽然设在上海,但明显不是地方项目,而是国家战略;它不是单一的改革,而是一项综合的制度变革试验;它要解决的当然是中国问题,但它也心怀世界,积极参与和应对国际竞争。

三、试验区能否成功带动中国新一轮的改革开放?

《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的通知》中,有一段话引人关注:国务院希望上海自贸区“成为推进改革和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试验田’,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发挥示范带动、服务全国的积极作用,促进各地区共同发展”。可见,作为中国大陆第一个自由贸易区,党中央、国务院赋予它带动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重要使命。

对于这样的重要使命,敏感的国外媒体当然不会忽视。

英国《经济学人》杂志评论,设立上海自贸区,是中国新领导人的一项“顶层设计”;《金融时报》称,目前还远不能确定上海自贸区能够不负众望,从公布的计划来看,许多问题仍未得到解答。

美国《纽约时报》报道,上海自贸区释放出金融改革信号,这里将成为放松资本管制和人民币可自由兑换的桥头堡;《华尔街日报》称,上海自贸区产生积极影响尚需时日。

日本《产经新闻》称,试验区将成为中国经济增长原动力。

法国《世界报》认为,由上海自贸区开启的进程将有助于了解中国巨人是否有能力自我改革。

印度《经济时报》称,上海自贸区是中国探索改革开放新路径的试验场。

与国外媒体反应不同,国内民众倒是一致看好自贸区设立后所带来的利好。

自从7月国务院批准设立上海自由贸易区后,外高桥的房价涨得有点“疯狂”,一个月里涨了20%30%,有的买房者看都不看就买了;预期将获益的公司股票一路飙升,有些股票上涨逾300%;代理注册公司的中介业务量大增,日进钞票万元;自贸区内无论是写字楼还是仓库,租金几乎翻番;连没有实际办公场所的“虚租”,即一个门牌号年租金也从以前的1.5万元左右上涨到2.5万元左右。

自贸区挂牌三天,企业注册咨询数超去年全年1.5倍。不仅如此,自贸区的官方网站连日来访问量爆增。仅国庆节当天,该网站的访问人数就达1.4万人次,是平日的7倍,网页点击量更是高达190万次,是以往的38倍,俨然成为上海最热的政务网站。

众多的升斗小民则多了一个又一个问号。自由贸易区可以随便出入吗?可以带两罐以上的奶粉吗?可以买到便宜的葡萄酒吗?能买到“平价”进口化妆品和名牌包吗?个人能到自贸区内投资买房吗?可以随意开海外账户吗?可以随便上境外网站吗?

试验区能否成功带动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如果说国外媒体只是予以积极观望的话,那么国内民众无疑是反应热烈,至少是热切期望这场试验取得成功。

中国政府无疑下定了决心,作了充分的准备工作。前述国务院各部委制定了多项细则或措施给予积极支持就是明证。这些细则或措施包括:“人民币自由兑换”、“先入区、再报关”、“一线放开、二线安全高效管住”、“成熟一项、推动一项”、“最快4天拿到营业执照”等等。

有人说,设立上海自贸区,是以此“倒逼”中国进行改革。笔者倒是认为,中国无论是主动开放还是被动改革,都必须认识到,在今天这样一个“地球村”时代,关起门来搞建设肯定是行不通的;市场化改革、与国际惯例接轨、参与全球竞争,才是中国发展的不二之途。在自贸区成立之前,李克强总理再三追问上海市长:要政策还是要改革?在某种程度上,这其实表明了中国政府坚定的态度;而自贸区管委会方的“我们就像小学生”,则形象诠释了中国改革的摸索前行。回过头想想,自贸区设立本身,不就是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迈出的第一步?!

上海自贸区是一个新生儿。它成长的前方,充满希望和问题,甚至艰难险阻。它能否成功带动中国新一轮的改革开放,值得人们翘首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