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政评论
朱团钦、吴玉龙:我国居民储蓄率全球最高:亦喜亦忧
发布日期:2013-11-11 阅读:

 

              我国居民储蓄率全球最高:亦喜亦忧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一组有关我国储蓄金额的数据:截止今年8月份,我国居民储蓄余额已连续三个月突破43万亿元,居民储蓄率超过50%,远远高于20%的世界平均水平。由此计算,我国人均居民储蓄已经超过3万元。数据一经发布,便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我国目前既是全球储蓄金额最多的国家,也是人均储蓄最多的国家。面对如此高的居民储蓄率,我们究竟该喜还是该忧呢?

一、高居民储蓄率反映了我国不断提升的整体经济实力

2003年至今的十年间,我国居民储蓄明显呈现出加速增长的态势,分别于20039月、20088月、201012月和20131月突破10万亿元、20万亿元、30万亿元和40万亿元大关。其中,近五年里我国居民储蓄余额突飞猛进,连续突破30万亿元和40万亿元大关。每突破10万亿元的用时越来越短。

储蓄率与社会经济发展密不可分。我国居民储蓄的快速增长是以国家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支撑的。从一定程度上说,我国居民储蓄金额持续增加表明了我国居民家庭财富的不断增长。其财富积累速度并不低于GDP增速,也意味着我国存在巨大的消费潜力和消费能力。同时,巨额的储蓄资金表明我国拥有雄厚的货币资金储备,能够更好地帮助银行在金融市场中发挥资源配置功能。另外,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期间,雄厚的资金储备有利于我国经济由传统的投资驱动转向消费驱动的过程中保持平稳,有助于我国经济的成功转型和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因此,较高的居民储蓄率表明,近几年的我国经济发展总体态势是稳定前行的,人民收入水平整体上是不断提高的。在世界经济整体疲软的背景下,这体现了我国经济的雄厚实力。我国的高居民储蓄率向人们传达了积极的经济讯息和今后的发展信心。

二、高居民储蓄率之隐忧

储蓄率作为经济发展参照指标之一,是一把双刃剑。储蓄率过高或过低,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出一国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隐患与矛盾。我国过高的居民储蓄率虽然体现了我国的经济实力,但同时也隐含了一些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43万亿元的居民储蓄中,活期存款超过16万亿元,定期存款超过27万亿元,显示出存款定期化的趋势。918日,央行发布了今年第三季度储户问卷调查报告。报告显示,仍然有46.2%的居民倾向于“更多储蓄”。这说明居民的储蓄倾向在短期内并不会发生根本扭转,居民储蓄率很难迅速降低。这种较高的储蓄率较为清晰地反映出我国经济中存在的如下问题。

第一,较高的储蓄率表明我国居民消费相对低迷。央行发布的第三季度储户问卷调查报告显示,只有17.5%的居民倾向于“更多消费”,并且较上季呈下降趋势。居民储蓄增加,消费倾向下降,这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并不是一个积极的讯号。居民选择储蓄不排除与传统生活习惯有关,但更多人认为,居民之所以不愿意消费,是因为我国社会保障机制的不完善。教育、住房、医疗卫生等现实问题使人们不敢更多消费,对于未来生活缺乏安全感。而这安全感本应该由完善的社会保障机制提供的。由于社会保障不健全,居民多是进行“预防性储蓄”。正如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王景斌说:“除了收入的正常增加外,居民储蓄之所以出现如此快速的增长,主要是由于百姓对未来不确定性的增加。最近十年来,我国居民在购房、教育、医疗等家庭大额支付领域的需求增多,促发居民预防性储蓄行为的增加。”高储蓄率反映出居民对于未来生活的预期成本很高,消费动力不足。

第二,高居民储蓄率增速反映出我国居民对收入现状的满意度不高。较高的居民储蓄率并不能掩盖住居民收入增长缓慢的现实状况。我国居民储蓄率虽高,居民对于未来收入状况却并不感到乐观。在央行发布的第三季度储户问卷调查报告中,居民未来收入信心指数跌至52.8%,为近三年历史最低。当期收入感受指数为49.9%,低于50%,表明居民认为收入增速低于预期,收入状况有变差趋势。中低收入人群作为主要储蓄者,在收入越是低于预期的情况下,越是会增加储蓄。因此,我国居高不下的居民储蓄率恰恰折射出居民收入满意度不高的现状。

第三,高居民储蓄率说明我国居民投资渠道单一,实体经济受益尚微。我国金融的市场化程度还不高,在其他金融投资渠道不完善的情况下,居民多数选择进行储蓄。理论上说,我国居民储蓄的增长意味更多企业能得到足够贷款以支持自身发展。但现实情况却是很多企业由于拿不到银行贷款而濒临倒闭。许多金融机构为了在短时间内获得较大的存贷款利差,把大量资金投入到金融领域,实体经济却由于缺乏资金支持而发展受阻。林毅夫曾指出,穷人将钱存入银行,是补贴银行和大企业。现实是,在如此高的居民储蓄率下,流入到实体经济领域的资金却远远低于预期,许多中小企业的贷款困境没有得到有效缓解,高储蓄率给实体经济带来的受益尚微。

三、降低居民储蓄率和提高储蓄率效用的思考

对于“人均储蓄超过3万元”的统计,大部分网民都觉得自己“拖后腿”了。网络上甚至编出一句顺口溜来形容我国高储蓄率背后的真实收入情况:“张家有财一千万,隔壁九个穷光蛋,平均起来算一算,个个都是张百万。”

在调侃之余,我们应该看到,我国居民的真实收入并没有像储蓄率那样迅速增长。数字背后折射出的恐慌心理、社会保障不健全、收入分配不合理、投资渠道单一等许多问题,依然隐藏在我国经济的发展过程中。

显然,让巨额存款从“牢笼”中解脱出来,最大限度地服务于百姓生活,降低储蓄率势在必行。降低我国居民储蓄率的“温度”,保证我国经济健康发展,根本“药方”是改革。只有坚持改革,方能科学、有效地降低我国居民储蓄率,最大程度发挥储蓄资金的效用。

一是我国社会保障机制需要完善。政府应继续扩大对医疗卫生、教育、住房等社会保障领域的财政支出,有效降低居民对未来生活的预期成本,增强居民对于未来的安全感。不断健全和完善我国社会保障机制,有助于提高人民对于未来生活的预期,将储存在银行的钱拿出来,放心、大胆地去消费。

二是经济发展方式需要转型。不断强化消费的经济效能,保持投资、出口、消费“三驾马车”并驾齐驱的发展方式,是未来我国经济的必然选择。政府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提倡、鼓励、推动居民进行消费,必须让资金从储蓄池中流出来,实现储蓄率的合理化,增强经济内驱动力。

三是收入分配制度需要改革。政府需设计并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调整初次分配、再分配中居民收入的比重,有效提高居民收入。同时要有步骤地将财政性存款逐步转化为民生财政支出,降低人民生活成本。这样既可以降低我国储蓄率,又能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刺激居民进行消费或投资,推动我国经济的平稳发展。

四是投资渠道需要多元化。居民只有有多元的投资渠道可供选择,才会在进行投入与回报对比之后选择最佳投资方式。这有利于降低储蓄率,使资金更多地流入实体经济领域,保持“实”与“虚”的平衡。金融危机警示我们,应协调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投资渠道的多元化,居民储备率的降低,可以使资金“活”起来,实现“实”与“虚”的良性互动。

我国居民储蓄率过高不宜过喜,应看到喜中有忧。只有在保持经济平稳运行的前提下,适度降低居民储蓄率,激活居民口袋中的钱,提高国民消费力,方能消解储蓄率过高带来的忧虑,减轻巨额储蓄的重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