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政评论
刘晓梅:“十面霾伏”:政府、企业和民众的责任
发布日期:2013-12-17 阅读:

“十面霾伏”:政府、企业和民众的责任

                          刘晓梅

 

高速封路、航班取消、满城口罩、出门迷路、部分地区学校停课……

连日来,持续重度雾霾天气给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2013126日,中央气象台发布了首个霾橙色预警。环境保护部7日的数据显示,全国20个省份104个城市空气质量达到重污染的状况。京津冀长三角重污染区已连成片,局部地区空气污染气象条件达到最差的6级,苏浙皖沪等地再度遭遇重度污染。同日,南京市气象台发布了雾霾最高级别的双重红色预警。

今年10月底以来,从东北到京津冀鲁,再到长三角、长沙、柳州等地,雾霾侵袭范围不断扩大,就连“中国空气最干净城市”三亚,受外界污染物质输入影响,一些市民出门也戴上了口罩。中国气象局指出,今年110月份,全国平均雾霾日数为29.9天,较常年同期偏多10.3天,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之最。

雾霾天气现象会给气候、环境、健康、经济等方面造成显著的负面影响,例如引起城市大气酸雨、光化学烟雾现象,大气能见度下降,阻碍空中、水面和陆面交通;提高死亡率、使慢性病加剧、使呼吸系统及心脏系统疾病恶化,改变肺功能及结构、影响生殖能力、改变人体的免疫结构等。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牵着你的手,却看不见你的脸”、“遛狗不见狗,狗绳提在手,见绳不见手,狗叫我才走”、“现在连喝西北风都要中毒了”…… 近期网上流传的各色关于霾的段子,是调侃,更是无奈。面对日益频繁及严重的雾霾,民众已经从最初的忍耐转变为一种忍无可忍的状态。网民“东山潇鸿”说:“越来越严重!在同一片雾霾天下,你还能选择用什么呼吸。” 演员宋丹丹也在其微博上说道:“在北京出生长大生活了五十年,出国潮及各种诱惑都没让能我离开这个可爱的城市,今天我脑子里一直在转,我该去哪里度晚年呢?”网民“baodelong宝德龙”说:“真吓人。环境,气候,都成了与我们息息相关的头等大事了……身在其中,谁还能说自己能免受其害?所有的国人、企业、组织都应该醒醒了,长此以往,国将不国矣!”乐嘉(中国性格色彩研究中心创办人、“FPA性格色彩”创始人)说:“雾霾对整个国家而言,最大的影响并非是经济,并非是环境,也不仅是伤害全民健康,比伤身更大的影响是伤心,对生活希望的沉重打击和无奈之下的苟活或逃离,犹如文革带来的政治和国家倒退显而易见,而对人心的破坏百年犹存。”

近年来,“雾霾”问题已成为一个网络上热度很高的话题。面对雾霾,有人无奈自嘲,有人愤怒追问,有人绝望逃离,有人积极思考对策,但更多的人已在拯救行动中。

中国科学院“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专项组将强雾霾现象归因为“人为粗放式排放和自然生态被破坏的直接后果”,并指出“控制灰霾还是需要从控制污染物排放着手”。

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吴晓青指出“表面看有不利气候条件这一外部因素的影响,但深层次原因是我国快速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所积累环境问题的集中显现。高耗能、高排放、重污染、产能过剩、布局不合理、能源消耗过大和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持续强化,城市机动车保有量快速增长,污染排放量大幅增加,建筑工地遍地开花,污染控制力度不够,主要大气污染排放总量远远超过了环境容量。”

显而易见,人为因素对环境的影响是造成目前雾霾天高发的根源。雾霾既是“天灾”,更是“人祸”。如何避免人类制造“人祸”危害自己,这是政府、企业、个人和全社会都必须认真思考和努力解决的问题。

首先,政府必须责无旁贷地站出来承担治霾的主导责任。毋庸置疑,政府的宏观规划、标准法规是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和民众转变生活方式的重要导向力量。政府应该出重拳,下猛药,尽快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快推进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推进节能减排,建设生态文明,用行动让人民看到希望。

政府要加快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步伐,重点健全总量控制、排污许可、应急预警、法律责任等方面的制度。从法律法规着手,研究增加对恶意排污、造成重大污染危害的企业及其相关负责人追究刑事责任的内容,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建立健全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研究起草环境税法草案,加快修改环境保护法,尽快出台机动车污染防治条例和排污许可证管理条例。

各级地方政府要明确统领责任。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大气环境质量负总责,要根据国家的总体部署及控制目标,制定本地区的实施细则,确定工作重点任务和年度控制指标,完善政策措施,并向社会公开。要不断加大监管力度,确保任务明确、项目清晰、资金保障。

我国的大气污染呈现地区污染抱团的趋势,必须实施区域联防联控。各地区和各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协调力量、统一行动,建立协作长效机制,形成大气污染防治的强大合力。必须改变当前一些地方驱霾“靠风吹”,治理“靠别人”的懒政作风和推诿责任的态度。

其次,企业要自觉承担社会责任。企业是大气污染治理的责任主体,要按照环保规范要求,加强内部管理,增加资金投入,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治理技术,确保达标排放,甚至达到“零排放”;要自觉履行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接受社会监督。企业要强化科研和推广,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大力培育节能环保产业。企业必须树立长远的发展眼光,在政策导向和法律规范下,把治理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内化为企业自身的文化,成为企业灵魂深处的自觉性,让企业在赢得经济效益的同时,更能赢得政府和公众的尊重。只有这样,才能营造出良性的发展,实现企业与社会的共赢局面。

第三,民众要做有担当的公民。环境治理,人人有责。我们不能只是一味地指责和埋怨,更要积极行动,自觉担责,自我拯救。遗憾的是现在多数民众不具备这样的公民意识。据127日央视报道:在有关部门为应对严重霾污染拟对车辆单双号限行做民调时,同意限号的只有40%,这多少有点令人失望。

民众要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自觉养成文明、节约、绿色的消费方式和生活习惯,在全社会树立起“同呼吸、共奋斗”的行为准则,共同改善空气质量。同一片雾霾天空下,无论富贵和贫穷,生活在这个国家的每一个人都无法避免其侵扰。如果每一个公民都不承担起自己治霾的社会责任,减少雾霾、改善空气质量将难以看到希望。治霾将是一场持久的全民战争,如果民众失位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那最终不仅仅沦为受害者,也必担自作蛹者之责。

大气环境保护事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事关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面对雾霾这一环境顽疾,“治霾”理当成为全民共识,必须落实在政府、企业和个人的果断行为中。2013913日,国务院发出了《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提出要用五年的努力,使全国空气质量总体改善,重污染天气较大幅度减少。政策方针有了,关键是落实,希望以政府为主导的环境污染的治理能够加快步伐、加大力度,让人看到治霾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