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国家教育数字化与人工智能发展战略,推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理论研究与产业实践的深度融合,7月2日,我校“AI马克思”项目团队在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李梦云的带领下,与校团委副书记高仓健、数字化办公室一卡通中心主任权力涛、稻盛商学院办公室主任明薪一同前往全球人工智能研究的前沿阵地——阿里巴巴集团人工智能实验室(AI Labs),开展了一场高水平的专题调研与技术交流。
此次访问旨在对标世界一流,学习顶尖科技企业在大语言模型研发、规模化工程应用及AI伦理治理等方面的先进经验,为“AI马克思”这一全国首个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专用AI服务系统注入更强劲的创新动力,探索构建产学研协同育人的新范式。
在阿里巴巴AI Labs,团队成员首先参观了最新的技术成果展示,直观感受了“通义千问”等国产大模型在多模态理解、逻辑推理与代码生成等方面的强大能力。实验室的专家向团队详细介绍了阿里在超大规模预训练模型研发、数据治理、以及确保AI应用“科技向善”、负责任、可信赖等方面的实践经验与治理体系。
在随后的座谈会上,双方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交流。
李梦云教授首先代表项目团队,对阿里巴巴AI Labs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她指出:“‘AI马克思’项目的核心使命,是用最先进的生产力工具来激活经典理论的时代生命力。我们不仅要让平台在理论上站得住,更要让它在技术上跟得上时代。此次来访,就是一次主动的‘对标看齐’,希望通过与业界顶尖团队的交流,极大开阔我们的视野,尤其是在AI伦理和负责任的AI应用方面,阿里AI Labs的探索给了我们深刻的启发。”
阿里巴巴AI Labs的负责人高健对“AI马克思”项目团队的到访表示热烈欢迎,并对项目在垂直领域的创新探索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表示:“我们很高兴看到高校师生能将前沿AI技术与人文社科领域进行如此有深度、有意义的结合。”另一位负责人张子浩补充道:“‘AI马克思’项目在确保内容权威性和意识形态安全方面的探索非常有价值,这与我们对构建可信、安全AI的理念不谋而合。我们非常乐意与学术界分享在AI技术和治理上的一些经验,共同推动人工智能健康、负责任地发展。”
“AI马克思”学生团队成员也就平台研发过程中遇到的具体技术问题,向阿里专家进行了请教。团队成员张梦起表示:“阿里在数据治理和模型安全方面的策略,让我们对如何更好地保障我们平台的权威性和安全性,有了更清晰的思路。”另一位团队成员万方补充道:“能够亲眼看到像‘通义千问’这样的大模型是如何从海量数据中进行训练、部署和优化的,对我们正在进行的‘AI马克思’项目有巨大的工程借鉴意义。”
此次富有成效的交流,不仅是一次思想的碰撞,更为“AI马克思”项目未来的优化指明了清晰的方向。“AI马克思”团队计划在后续的研发中,从三个关键领域进行深化探索:首先,在平台的算力架构与本地化部署方面,将借鉴业界领先经验,探索更安全、自主、高效的运行方案;其次,在数据库建设方面,将吸收先进的数据治理策略,进一步提升权威文献知识库的构建质量与规模;最后,也是最核心的,将积极探索在模型微调(Fine-tuning)方面的技术路径,以期打造出更懂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垂直领域大模型。
此次赴阿里巴巴AI Labs的调研交流,是“AI马克思”项目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校园与业界相结合”发展路径的重要一步。通过与行业顶尖团队的“思想碰撞”并达成未来合作意向,项目团队不仅汲取了宝贵的技术与工程经验,更坚定了以最高标准打造一个技术先进、内容权威、安全可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智能平台的决心。未来,“AI马克思”将继续秉持开放学习的态度,将业界的前沿理念与自身的理论优势深度融合,为新时代思政教育的数智化转型和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贡献更多“浙商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