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由浙江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研究会、全国高校思政课“手拉手”集体备课中心联合主办、嘉兴南湖学院承办的浙江省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2025年暑期备课会在浙江红船干部学院成功举办。研究会会长浙江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何显明教授、嘉兴南湖学院党委副书记胡文蔚书记、嘉兴南湖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郝文清教授、研究会副会长浙江中医药大学杨华教授、副会长浙江树人大学周光迅教授、副会长浙江理工大学肖香龙教授,副会长浙江师范大学黄家裕教授、副会长浙江金融职业学院马彬教授、副会长浙大城市学院张义修教授、副会长兼秘书长浙江工商大学王绪琴教授、浙江省近60所高校、高职院校教师代表等共计110余人出席会议。
专题讲座
上午的议程由副会长杨华教授主持。
何显明会长在开幕会致辞中就如何讲好“原理”课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要立足“两个结合”大视野,优化知识储备,讲透基本理论;二是要聚焦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讲出时代特色:三是要立足浙江,扎根浙江实践,强化本土叙事。
嘉兴南湖学院党委副书记胡文蔚向全体与会同仁表示热烈欢迎。胡书记以“中国革命红船起航地”“长三角核心腹地”“马家浜文化”以及“江南水乡典范的文化风情”等七个关键词为脉络,向与会者全景式展示了嘉兴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与嘉兴南湖学院的鲜明办学特色,有效增进了与会人员对嘉兴及嘉兴南湖学院的深度了解。
浙江省委党校(浙江行政学院)原副校长陈立旭围绕“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大家带来了一场富有学理深度和思想启迪的主题报告。他系统、深入地从“习近平文化思想形成的历史方位”、“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要义与理论体系”“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大理论贡献”三个维度进行了权威解读,为与会者精准把握这一最新理论成果的精髓,并将其有效转化为教学资源提供了强大的学理支撑和方向指引。
首届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比赛特等奖获得者、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丁菁教授围绕如何备战思政课教学展示比赛作专题报告。她开宗明义,分享了个人在重要教学竞赛中的实战经验与心得体会,报告紧密结合赛事实际,清晰梳理了参赛的政策依据、资格要求和基本流程。她特别强调了备赛全流程中需要高度关注的细节问题与常见误区,有效解答了一线教师备战高水平教学竞赛的诸多困惑。
教学竞赛
教学竞赛决赛环节将本次培训会的气氛推向高潮。本环节由副会长周光迅教授主持,来自全省各教学单位的12名决赛选手,紧扣“原理”课核心内容,聚焦不同教学主题,呈现了一场高水平的教学竞技盛宴。比赛通过“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云上大练兵’”平台实时直播,实现了优质教学资源的云端共享。
现场评委由丁菁教授等五名专家组成,赛后,丁菁教授精准、深刻的现场点评,为参赛者和线上线下的观摩教师提供了极具价值的教学诊断和专业引领。
依据严格标准,竞赛最终决出特等奖3名、一等奖3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2名。这场决赛不仅检验了教师的教学能力,更充分彰显了我省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显著成效和“原理”课改革创新的丰硕成果,发挥了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
小组讨论
在“人工智能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教学创新和探索”专题小组讨论中,各高校教师积极参与,气氛热烈。大家立足本校学情和改革经验,畅谈了对AI技术赋能“原理”课教学的见解、实践案例及困惑,深入探讨了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前景。随后,各小组的讨论成果在大会集中展示。
浙江传媒学院程晨副教授、浙江金融职业学院马彬教授、金华职业技术大学刘清卫老师、浙江音乐学院徐施易老师分别代表所在小组作汇报发言。这些汇报集中反映了一线教师对科技变革背景下思政课守正创新的深度思考,展现了我省思政课教师队伍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风貌。
大会总结
大会总结环节,研究会副会长、浙大城市学院副院长张义修教授首先对本次暑期备课培训会的顺利举行表示热烈祝贺。他高度评价了本次会议取得的丰硕成果,教学竞赛决赛中,各位选手表现优异、准备充分,会议各项议程组织周密、研讨深入,整个培训过程环节紧凑、饱满充实。本次备课会是一次高质量、高水平、富有实效的集体教研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现场教学环节
7月6日,培训会组织全体教师开展现场实践教学。上午赴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追溯党的初心源头,感悟伟大建党精神,强化铸魂育人的使命担当。下午前往“乌镇之光”超算中心,实地探访国家前沿科技力量,感受数字浙江和创新强省建设的卓越成就,深化对新发展理念和科技推动社会进步规律的认识。这一精心设计的“红色+科技”双线教学,使教师们得以在历史的回望与现实的观照中,更深刻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时代价值与实践伟力,有效提升了教学的实践性和感染力。
本次浙江省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研究会2025年暑期备课培训会取得圆满成功!值红船精神提出20周年之际,全省各高校、高职院校的教师代表齐聚党的诞生地,共襄教研盛举,追寻初心与使命,更显得有不同凡响的意义。本次会议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全省“原理”课教师提供了稳定的、高质量的学习与交流互鉴平台,更在深化理论武装、创新教学方法、拓展教学资源、建强师资队伍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是研究会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高质量发展、深化全省高校思政课教学交流与合作的一次成功实践,为持续提升“原理”课的吸引力、说服力和感染力注入了强劲动能,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