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动态
学术讲座 中美后现代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克里福德·柯布教授:迈向生态文明的实践步骤——来自中国传统智慧的启迪
发布日期:2025-11-11 阅读:

为积极搭建国际学术交流平台,推动传统智慧与现代生态文明建设深度融合,11月7日,中美后现代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克里福德·柯布教授受邀到访浙江工商大学,以“运用中国无为智慧解决生态文明实践问题”为题开展学术讲座,深入阐释传统智慧对现代社会治理的启示。本次讲座由我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董山民教授主持,部分硕博研究生参加。


柯布教授在讲座中首先以经典数学谜题为例,点明“简单即明智”的核心观点——复杂问题往往暗藏简洁解决方案,而现代社会常陷入“复杂化困境”。他结合美国无家可归者问题等现实案例,批判了民主党复杂低效的“社会工作方案”与共和党极端无为的“纳粹式解决方案”,指出二者均背离了问题本质,强调社会问题的根源多在系统规则,而非个体。

接着,柯布教授详细解读“无为”的真正内涵:并非消极不作为,而是顺应自然规律、助力生态自我修复的治理智慧。他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十大“无为”原则,涵盖“天行有常、顺应自然”“万物相生、层层相嵌”“为无为,则无治”等核心要义,强调以间接行动、正向激励实现和谐治理。

随后,柯布教授还追溯了“无为”的传播与演变脉络,揭示其在中西文化交流中被曲解后又回归的循环历程。他指出,中国“无为”智慧虽曾在西方传播中失真,但如今仍是全球和谐发展的重要源泉,中国具备向世界传递这一理念的独特优势。他强调,“无为”并非追求完美,而是以简约智慧化解复杂矛盾,为全球治理提供新路径,同时呼吁全球重视该理念的当代价值,以推动全球生态文明建设。

最后,董山民教授对本次学术讲座内容进行了总结。他指出,柯布教授的分享跨越中西文化,既深刻阐释了中国传统“无为”智慧精髓,又给出贴合现实的实践启示,为师生开拓了学术新视野。本次讲座搭建了高质量国际学术交流平台,促成传统思想与现代学术深度碰撞,推动了生态文明领域理论创新,为师生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激发了学院学术活力。他鼓励师生吸纳讲座养分,拓展视野、深化理论实践融合研究,为相关领域融合发展贡献力量。

主讲人简介

克里福德•柯布(Clifford Cobb),美国著名可持续发展研究专家,生态经济学家,社会公共政策专家,《美国经济学与社会学杂志》前主编,中美后现代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主要著作有《后现代生态文明与中国智慧》(即将出版)《生态文明的哲学基础》《关于建立生态文明指数的建议》《绿色GDP》(与小约翰•柯布合著)》《开放的学校,更新的社群》《系统教育改革:一个社群主义的方案》《通向正义之路:亨利•乔治的哲学与经济学等。柯布是西方世界绿色GDP概念的最早提出者之一,2004年与《寂静的春天》作者一起入选并被评为“20世纪最有洞见的思想家”。柯布先生对中国非常友好,曾应邀在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和北京林业大学等高校发表演讲,也曾多次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公开称赞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所取得的可喜成果。(见特稿:世界点赞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成就 滚动新闻_中国政府网);国外高度评价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成就;特稿:不负青山不负人一一共建清洁美丽世界的中国动力_中国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