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动态
学术讲座 浙江大学董平教授:“两个结合”与文化主体性
发布日期:2025-11-14 阅读:

11月12日,浙江大学哲学系教授、现任浙江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董平应邀为学院开展主题为“两个结合与文化主体性“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学院教授王绪琴主持,双通班成员和全体研究生参加。


董平围绕文化主体性重构、世界观比较、历史经验借鉴及当代使命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分享。他明确了“两个结合”的核心逻辑,强调了“第二个结合”的重要意义。他指出,“第二个结合”将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深度转化,其核心目标是重建中国文化主体性,推动中国历史文化当代绵延,为构建中国价值体系筑牢基础。基于构成说、预成说、化成说、现成说四种世界观的特点,他表示,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吸纳了古希腊构成说与黑格尔辩证法,与中国传统世界观在辩证法等层面具有契合之处,故而自然具备结合的可能性。

董平表示,中国文化具有强大的包容性与同化力,这为“第二个结合”提供了很大的可能性。从汉武帝确立儒家价值主体地位,到佛教传入后经魏晋南北朝论争被宋明理学转化吸收,再到近现代新儒家融合西方哲学探索自主话语体系,中国文化始终在吸纳外来文化、坚守本根中实现自我更新。他指出,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对中国而言这个结合是思想文化解放与文化主体性重构的必由之路,能解决当前话语权不足的问题,并为社会发展提供价值统摄,同时在结合过程中我们需坚守文化本根,保持开放包容的态度。

王绪琴做讲座总结。他指出,重构文化主体性是一项历史性任务,关乎国家与民族未来发展样态,当代人应借鉴历史经验,立足当下推动二者深度结合,以“与时俱进”的精神承担起这一任重道远的使命。本次讲座系统介绍了四种主流世界观及中西方文化的核心差异,引导学生不盲从权威,学会独立思考并辩证地分析问题,激发了他们学术创新潜力。

主讲人简介

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哲学学院暨马一浮书院博士生导师,佛教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浙江省稽山王阳明研究院院长,国际儒学联合会副理事长,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出版《王阳明的生活世界》《陈亮评传》《天台宗研究》等专著,整理点校《王阳明全集》《邹守益集》等古籍。《百家讲坛》主讲《名相管仲》《传奇王阳明》系列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