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动态
学术讲座 江西师范大学二级教授万振凡:方志敏坚定理想信念的进路研究
发布日期:2025-11-15 阅读:


为深入学习苏区史研究的最新动态与理论方法,整合多元资源,续写红色历史研究的时代篇章,11月14日,江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原《苏区研究》主编万振凡教授应邀为学院开展主题为“方志敏坚定理想信念的进路研究”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学院副教授彭庆鸿主持,张绪忠教授、郭墨寒老师等骨干教师及全体研究生参加。 


万振凡引用了2019年5月习总书记在江西考察时的讲话,即重温其“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的铮铮誓言与时代价值。他结合自身深厚的学术沉淀与对方志敏个人的研究解读,围绕“方志敏的理想信念”这一核心,从方志敏生平事迹、理想信念内涵、理想信念的坚守、坚定理想信念的进路四个维度,进行了系统深入的阐释。

万振凡指出,方志敏的理想信念主要包括三方面内涵:方志敏的最高理想信念是实现共产主义;阶段性理想是认定苏维埃可以救中国、坚信苏维埃革命一定得到最后的胜利;方志敏的中国梦——可爱的中国。这种坚定理想信念的形成,历经了四个阶段,分别是弋阳时期的孕育、外出求学时期的探索、职业革命初期的实践、方志敏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确立。

万振凡强调,方志敏是坚定理想信念的典范,是中国共产党坚定理想信念整体形象的一个缩影。其理想信念之路忠实记录了那个时代的共产党人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选择和坚定的心路历程。在信仰危机日益凸显的今天,剖析方志敏通向理想信念之路,能够帮助我们放大和廓清革命先烈追寻崇高理想信念的经历、感受和思想,从而找到前行的光明方向。

彭庆鸿做讲座总结。他指出,以往学界对方志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个人生平、精神内涵、方志敏与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建设等方面,万教授从心灵史角度对方志敏坚定理想信念的进路进行系统研究,选题视角新颖独特,堪称老题新作的典范,值得大家借鉴学习。与此同时,在论证过程中,万教授的讲座有丰富的史料为基础,叙述中能够实现宏观与微观的巧妙融合,讲座内容也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主讲人简介

万振凡,男,1962年11月生,史学博士,江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原《苏区研究》主编,原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院长,江西历史学会秘书长,江西现代史学会副会长。长期从事中国近现代史、中国苏区史教学和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一般项目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2项、江西省社科基金项目6项,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基金项目3项。出版《江西近代社会转型研究》《弹性结构与传统乡村社会变迁》等著作8部,在《光明日报》《史学月刊》《党史教学与研究》等期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获江西省优秀社科成果奖二、三等奖共6项,获江西省优秀教学成果奖一、二等奖各1项。